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婷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2篇新生儿
  • 2篇儿童
  • 2篇肺炎
  • 1篇蛋白治疗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渗漏
  • 1篇诊治
  • 1篇社区获得性
  • 1篇社区获得性肺...
  • 1篇水肿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牛奶
  • 1篇牛奶蛋白过敏
  • 1篇皮质激素
  • 1篇球蛋白
  • 1篇球蛋白治疗
  • 1篇注射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周婷
  • 2篇杨宁
  • 2篇于桂花
  • 1篇王丽英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首都医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层医疗机构儿童CAP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调查基层医疗机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抗生素使用遵循相关指南情况,优化基层合理用药。方法检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儿科出院病历,收集纳入病例抗生素使用情况(用药选择、用药方式、用药途径、用药疗程及用药频次),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纳入CAP病例共3338例,男1863例,女1475例;年龄29 d~14岁,中位数3岁,平均(3.50±2.78)岁;住院天数4~21 d,中位数8 d,平均(8.05±2.64)d。②抗生素选择:共涉及4类11种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最多,达2484例,占纳入病例的74.41%。其次为β内酰胺类,其中3代头孢菌素共1271例,占纳入病例的38.08%;1代头孢菌素23例,占6.89%;2代头孢菌素19例,占5.70%;头霉素衍生物头孢米诺251例,占7.51%。③用药方式:单药治疗2487例,占74.5%;联合用药851例,占25.5%,以大环内酯类联合头孢菌素最多。④用药途径:静脉注射给药共3312例(99.22%);单药口服治疗共26例(0.78%)。⑤用药疗程:4~17 d,中位数6 d,平均(6.49±2.21)d。⑥各年度用药频次:以2019年最多,共7281 d;其次为2017年,共6544 d;2020年最少,仅1425 d。结论阿奇霉素在我院治疗儿童CAP抗生素使用中处于绝对优势,其次为3代头孢菌素,单药治疗为主,静脉给药为主。我院对患儿CAP的抗生素使用基本遵循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意见,但仍有不足之处,尚需对医护人员和公众加强不当使用抗生素的危险性教育,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
于桂花赵文利杨宁谷建波周婷
关键词:儿童抗生素基层医疗机构
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昌平区教学医院儿科接诊的60例IVIG无反应型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IVIG治疗,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病情恢复情况、冠状动脉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7 d后,两组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均低于用药前,血小板计数(PLT)高于用药前,且观察组WBC、ESR、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L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热程、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治疗IVIG无反应型KD患儿效果显著,有助于控制患儿炎症反应,保护冠状动脉,减少损伤程度,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苏然周婷杨宁
关键词: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冠状动脉损伤
基层医院对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对于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 CMPA)临床表现的早期识别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结果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临床表现不典型,是基层医院不能早期识别的原因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湿疹、呕吐、腹泻、血便及喂养困难等,体重增长多落后于正常新生儿。经牛奶蛋白回避及益生菌治疗症状均得到缓解,体重增长快。结论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早期表现是特应性皮炎(湿疹),逐渐出现胃肠道症状、呼吸道症状等。故应引起基层医院医生重视,早期识别并给予治疗是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治疗牛奶蛋白过敏效果好。
周婷王丽英
关键词:牛奶蛋白过敏新生儿
202例儿童肺炎静脉血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变化特点及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儿童肺炎时两个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在不同病原感染时的血液表达水平及变化规律,以指导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减少抗生素滥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儿科住院治愈的202个肺炎病例,将其分为四组:病毒感染性肺炎组、细菌感染性肺炎组、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组、支原体+病毒感染性肺炎组。收集这些病例的全血CRP、PCT实验室检查数据,去掉CRP、PCT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采用SAS 9.4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CRP、PCT在四组肺炎的表达水平。结果①病毒感染性肺炎组CRP表达水平最低,同细菌感染性肺炎组、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组、支原体+流感病毒感染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三组间CRP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②细菌感染性肺炎组PCT表达水平最高,同病毒感染性肺炎组、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组、支原体+病毒感染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三组间PCT无统计学差异。③CRP与PCT水平整体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0.34(P<0.001)。结论 PCT作为一个新型炎性指标对于预测细菌感染性肺炎较CRP具有更大的优势。
于桂花赵燕芬周婷
关键词:肺炎儿童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新生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探讨新生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LeakSyndrome,CLS)病因、药物治疗及转归,提高对基层医师对新生儿CLS的早期识别及正确治疗。方法对我院1例新生儿CLS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新生儿”“水肿”“低白蛋白”“毛细血管渗漏”为关键词,分别对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自2010年至2020年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总结新生儿CLS发病的常见病因、药物治疗及转归。结果本例患儿男,足月顺产,生后3天出现全身水肿,母亲有阴道炎病史,炎性指标高,患儿全身水肿,血压低,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升高,白蛋白降低、予抗感染、羟乙基淀粉及利尿等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出院。检索相关报道5篇,包括本例患儿共131例,其中男95例(72.5%),女36例(27.4%);早产53例(40.5%),足月78例(59.5%)。常见病因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RDS)84例(64.1%),脓毒症54例(41.2%),肺出血46例(35.1%),生后窒息34例(25.9%),先天异常24例(18.3%)。生后应用抗生素126例(96.2%),呼吸机126例(96.2%),呼吸机124例(96.2%),糖皮质激素94例(71.8%),3%氯化钠37例(28.2%),白蛋白80例(61.1%),羟乙基淀粉34例(26.0%);临床好转94例(71.8%),死亡37例(28.2%),其中MODS22例(59.4%),肺出血5例(13.9%),顽固性休克4例(11.1%),脓毒症2例(5.56%),先天异常3例(8.33%),放弃1例(2.77%)。结论CLS多与重症感染(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窒息有关。其病情进展快,病死率较高,除治疗原发病外,早期液体疗法复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苏然刘佳慧周婷
关键词:新生儿水肿毛细血管渗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