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学岩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化疗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2篇育龄
  • 2篇护理
  • 2篇妇女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氧化应激
  • 1篇育龄妇女
  • 1篇育龄期妇女
  • 1篇育龄期女性
  • 1篇预后
  • 1篇治疗乳腺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施护
  • 1篇手术室
  • 1篇手术室护理
  • 1篇术后

机构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作者

  • 8篇杨学岩
  • 5篇王平
  • 4篇马丽君
  • 1篇潘丹丹
  • 1篇田奕
  • 1篇王兰
  • 1篇兆天欣
  • 1篇关丽丽
  • 1篇严丽梅
  • 1篇丁荣楣

传媒

  • 2篇中国病案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化疗药物对职业接触护士外周血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化疗药物对职业接触护士外周血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底前在我院肿瘤化疗相关科室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临床一线工作且无接触肿瘤化疗药物可能的护士作为对照组,进行1∶1配对,每组各55例。观察两组外周血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及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变化,分析观察组接触时间、总职业风险指数与外周血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周血MDA水平明显升高,SOD、GSH-Px和CAT水平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短时间接触组(<2.76年)比较,长时间接触组外周血MDA水平明显升高,GSH-Px、SOD和CAT水平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风险组比较,高风险组(职业风险指数≥285.70)外周血MDA水平升高,GSH-Px、SOD和CAT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药物对职业接触护士外周血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影响显著,且与接触时间和总职业风险指数呈正相关。
潘丹丹王兰杨学岩兆天欣严丽梅
关键词:化疗药物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过氧化氢酶
辨证施护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9月15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8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护。比较2组的化疗不良反应情况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Ⅲ~Ⅳ级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分别占26.5%、21.8%、12.8%,对照组分别占55.1%、35.9%、20.5%,研究组化疗不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躯体功能为(63.17±6.75)分、情绪功能为(59.73±8.29)分、角色功能为(64.64±6.08)分、社会功能为(75.64±7.68)分,对照组分别为(55.08±8.43)分、(55.19±7.20)分、(58.09±8.94)分、(71.13±9.53)分,研究组护理后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医辨证施护引入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护理中是一种极具意义的事,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化疗的舒适度,改善生存质量。
杨学岩王平丁荣楣
关键词:辨证施护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预后
核黄素磷酸钠对喉癌放疗病人引起口咽黏膜炎反应的影响
杨学岩王平马丽君
2016年-2018年某院恶性肿瘤住院育龄妇女病例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调查沈阳市某三甲医院2016年-2018年恶性肿瘤住院育龄妇女疾病构成,分析育龄妇女恶性肿瘤防治的薄弱环节。方法通过该医院病案管理系统提取2016年-2018年15岁~49岁女性住院患者病案首页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主要出院诊断进行分类,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2016年-2018年恶性肿瘤住院育龄妇女患者共8259例,恶性肿瘤住院育龄妇女例数占比呈现下降趋势(Trend-χ2=123.631,P<0.001)。恶性肿瘤疾病构成顺位前三位依次为子宫颈恶性肿瘤(23.71%)、乳腺恶性肿瘤(21.76%)和甲状腺恶性肿瘤(12.20%)。40岁及以上年龄段恶性肿瘤住院育龄妇女构成比最高,占比62.32%。甲状腺恶性肿瘤和白血病随年龄增加构成比呈现下降趋势,子宫颈恶性肿瘤和乳腺恶性肿瘤随年龄增加构成比呈现上升趋势。结论针对育龄妇女主要恶性肿瘤变化趋势,优化育龄妇女医疗资源配置,提高育龄妇女主要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做好三早预防,进一步降低恶性肿瘤住院育龄妇女病死率。
杨学岩王平马丽君
关键词:育龄妇女恶性肿瘤
男护士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优势
杨学岩
1例涎腺母细胞瘤化疗患儿的护理
马丽君王平杨学岩田奕
京万红软膏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观察京万红软膏用于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接受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组除常规护理外,从第1次放疗后开始涂抹京万红软膏。结果对照组发生放射性皮炎49例,发生率87.5%,治疗组31例,发生率55.4%。两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80.4%(45/56)放射性皮炎出现于照射40 Gy以前,治疗组为28.6%(16/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放疗开始时使用京万红软膏保护皮肤,能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减轻皮肤损伤程度,推迟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时间,对乳腺癌放疗所致皮肤损伤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杨学岩关丽丽
关键词: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京万红软膏
2014年-2018年育龄期妇女恶性肿瘤死亡谱的帕累托图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住院育龄期女性因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疾病构成,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调取某妇婴医院2014年-2018年电子病历系统中年龄15岁~49岁因肿瘤死亡的育龄期女性病例资料,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对出院主要诊断进行疾病谱和疾病构成统计,并应用帕累托图疾病构成进行分析,统计学检验采用SPSS25.0完成。结果育龄期女性肿瘤住院死亡排名前10位的病种依次是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结肠恶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子宫颈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胰恶性肿瘤、肝和肝内胆管恶性肿瘤、髓样白血病、非霍奇金瘤疤瘤的其他和未特指类型。育龄期女性排名前5位的恶性肿瘤,在不同年份之间的分布保持平稳趋势(P>0.05),而因这5类肿瘤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年龄构成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呼吸道、结肠、卵巢、乳腺和子宫颈恶性肿瘤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重要恶性肿瘤,是育龄期女性肿瘤防治重点,提示我们未来的防控工作应加强中老年女性肿瘤筛查及健康教育工作。
杨学岩王平马丽君
关键词:育龄期女性恶性肿瘤死亡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