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镜
  • 1篇凋亡
  • 1篇增殖
  • 1篇声像图
  • 1篇微探头
  • 1篇胃癌
  • 1篇胃炎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细胞增殖
  • 1篇柳氮磺胺吡啶
  • 1篇柳氮磺胺吡啶...
  • 1篇糜烂
  • 1篇糜烂型胃炎
  • 1篇内镜特征
  • 1篇结肠
  • 1篇结肠炎
  • 1篇溃疡
  • 1篇溃疡性
  • 1篇溃疡性结肠炎

机构

  • 2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2篇陆和平
  • 2篇周爱群
  • 2篇石颖磊
  • 1篇陈国裕
  • 1篇徐洁萍
  • 1篇郑银宝

传媒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糜烂型胃炎内镜特征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关系研究
2003年
目的 通过内镜下表现的二种不同类型糜烂型胃炎观察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平衡的改变。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细胞增殖指数。Tend技术测定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隆起糜烂型胃炎37例,扁平糜烂型胃炎33例,细胞增殖指数明显低于16例胃癌对照组(P<0.01)。二种类型糜烂型胃炎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胃癌对照组(P<0.01)。结论 内镜下二种典型糜烂型胃炎虽然病理提示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占相当比例,但尚不能作为癌前病变阶段。
陆和平郑银宝石颖磊周爱群
关键词:糜烂型胃炎内镜特征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胃癌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前后超声微探头声像图变化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通过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接受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前后超声微探头声像图的对比分析,使临床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疾病程度及治疗效果判断更正确。方法25例轻中型UC患者接受柳氮磺胺吡啶片6周治疗剂量前后作超声微探头检查并测量直肠或乙状结肠炎症最明显处肠壁最大厚度、平均厚度及第1层、第2层、第3层肠壁厚度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超声内镜检测肠壁最大厚度、平均厚度及第1层、第2层、第3层肠壁厚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变薄。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时肠壁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增厚,尤以黏膜下层明显,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效果明显,随着症状改善、内镜图像明显好转,超声微探头复测肠壁厚度也明显变薄。超声内镜将有助于UC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判断。
周爱群陆和平石颖磊徐洁萍陈国裕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超声内镜柳氮磺胺吡啶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