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蓉
- 作品数:16 被引量:11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五种布鲁菌血清学检测方法对比分析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分析5种检测人的布鲁菌病的血清学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于2013年1—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的4个自治旗(察右后旗、科右中旗、林西县和四子王旗)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纳入标准:以养殖牛羊和屠宰为职业,伴有发热、乏力、关节痛等布鲁菌病疑似症状,年龄为25—55岁。对疑似患者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5ml,共采集236份样品。分别采用平板凝集试验(PAT)、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ELISA和免疫胶体金法(GICA)等5种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布鲁菌抗体测定,以SAT为“金标准”,分析RBPT、PAT、ELISA和GIC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SAT法阳性患者136例(57.6%),PAT法阳性患者150例(63.6%),RBPT法阳性患者159例(67.4%),ELISA法阳性患者143例(60.6%),GICA法阳性患者147例(62.3%),不同检测方法检测布鲁菌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2,P=0.264)。以SAT法为“金标准”,PAT、RBPT、ELISA和GICA法的灵敏度分别为97.7%(133/136)、98.5%(134/136)、94.8%(129/136)和94.1%(128/136),特异度分别为70.0%(70/100)、75.0%(75/100)、86.0%(86/100)和81.0%(81/100),符合率分别为86.0%(203/236)、88.5%(209/236)、91.1%(215/236)和88.5%(209/236)。结论ELISA与GICA法在诊断人布鲁菌病中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高,并且两种方法均快速;现场检测可以采用GICA法,大样本检测适宜用ELISA法。
- 王淑云刘熹荣蓉赵鸿雁赵赤鸿朴东日赵娜姜海田国忠王桂琴崔步云
- 关键词:ELISA
-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布鲁杆菌属和种鉴定效果的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 鉴定与分析布鲁杆菌的生化特征,评价对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的鉴定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17株标准菌株和121株实验菌株来自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研究室菌种库,实验菌株为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1957-2014年历次流行自布病患者和羊、黄羊、岩羊、牛、猪分离的布鲁杆菌菌株.用GN鉴定卡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上对标准菌株和实验菌株进行生化检测,根据布鲁杆菌属和种的生化阳性鉴定标准,通过对比分析,获得布鲁杆菌属和种的生化阳性鉴定结果.对系统鉴定异常的菌种,采用传统鉴定方法进行氧化酶、脲酶、动力、硫化氢测定和碱性复红敏感性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及A/M单相特异性血清凝集试验进行菌种的重新判定.结果 对138株布鲁杆菌菌株的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布鲁杆菌属的主要阳性鉴定指标为L-脯氨酸芳胺酶(ProA)、酪氨酸芳胺酶(TyrA)、尿素酶(URE)、氨基乙酸芳胺酶(GlyA)、乳酸盐产碱(1LATK)、ELLMAN (ELLM);与系统值比较,全部菌株生化功能相似率为97.99%(135.23/138),其中标准菌株为96.71%(16.44/ 17),实验菌株为98.17%(118.79/121);菌株鉴定需要的时间为6.1 ~ 7.7 h,其中标准菌株为7.3 h,实验菌株为6.9 h.区分是否为布鲁杆菌属的阳性鉴定指标为ProA、TyrA、URE、GlyA;区分羊种布鲁杆菌的阳性指标为ELLM;区分牛种布鲁杆菌的阳性指标为1LATK;区分猪种布鲁杆菌的阳性指标为丙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芳胺酶(APPA);犬种无明显的阳性指标.从实验菌株中鉴定出4株人苍白杆菌,传统方法显示,氧化酶阳性、脲酶阳性、硫化氢阳性、动力阴性;碱性复红敏感性试验有抗性2株(牛种),敏感2株(猪种);硫堇实验敏感2株(牛种),有抗性2株(猪种);噬菌体裂解试�
- 肖春霞赵鸿雁侯临平荣蓉刘熹赵赤鸿朴东日赵娜姜海田国忠王桂琴崔步云
- 关键词:布鲁杆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为推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生物安全实验中心各环节的定量化、标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分析数据质量,降低运转成本,通过实验动物中心资质认证认可工作而开发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方法:通过分析质量管理认证体系中对"人、机、料、法、环"等要素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对实验动物中心所有必须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管理的要素进行了汇总和统计分析,根据各要素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模块设计。结果:成功设计了一套由5大模块组成的适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动物中心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结论:该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实验动物中心管理趋于规范化、标准化,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为日后实验动物中心认证认可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 李晓燕刘艳姜孟楠李春雨荣蓉薛浩卢选成王子军
-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动物动物实验
- 负压屏障设施实验动物兽医的职责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阐述在负压屏障设施工作中实验动物兽医的职责。方法:文献评阅实验动物兽医相关的文献和资料,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负压屏障设施内实验动物兽医的职责提炼总结。结果:通过参考有关文献关于实验动物兽医职责的论述,对负压屏障设施实验动物兽医的职责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循证研究负压屏障设施实验动物兽医的职责,可为负压屏障设施的管理提供参考。
- 鹿双双李晓燕荣蓉师晓萌卢选成
- 动物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实验活动管理要点探讨被引量:10
- 2014年
- 从实验申请及审批管理、生物风险评估、人员管理、物品与实验动物进出管理、实验操作的规范化管理、日常饲养管理、安全员管理及应急预案与突发情况处理管理等方面,简要介绍了ABSL-2实验室在实验活动管理方面的关键要素及措施,供同行参考。
- 薛康宁李晓燕荣蓉卢选成
- 负压屏障设施实验动物兽医的职责
- 目的:阐述在负压屏障设施工作中实验动物兽医的职责。方法:文献评阅实验动物兽医相关的文献和资料,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负压屏障设施内实验动物兽医的职责提炼总结。结果:通过参考有关文献关于实验动物兽医职责的论述,对负压屏障设施...
- 鹿双双李晓燕荣蓉师晓萌卢选成
- 教学中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应用进展被引量:7
- 2020年
- 1959年英国动物学家W.M.S.Russell和微生物学家R.L.Burch提出替代、减少和优化的“3R原则”。其中替代是开展动物实验时首要考虑的原则。本文综述了国际和我国教学中实验动物替代方法应用现状,对目前可用替代方法包括模型、道具和机械模拟器;胶片和视频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以及3D打印技术等进行了介绍,对于如何在我国切实推动教学领域动物替代方法,提出了须提高重视、储备技术以及保证经费等建议。
- 蒋亚君荣蓉刘晓宇卢选成
- 关键词:实验动物福利
- 我国主要新发与再发人兽共患病相关介绍被引量:14
- 2016年
- 近年人兽共患病频繁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传统的人兽共患病再度流行,还出现了一些新发人兽共患病。本文参考近十余年来人兽共患病防控中外文献,从相关概念、分类方法介绍了人兽共患病,列出目前在我国出现的主要新发与再发人兽共患病,分析了流行因素,介绍了目前我国在防控方面的主要策略及方法。
- 薛康宁刘晓宇荣蓉赵赤鸿
- 季节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小鼠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 2020年
- 目的评价季节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动物体内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按《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方法进行BALB/c小鼠异常毒性试验。免疫原性试验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每只小鼠肌肉注射0.1 mL测试疫苗,空白对照组注射0.1 mL PBS。接种后连续观察49 d,每天记录动物的活动、饮食及体质量情况。分别于接种后0、14、28、35和49 d,采血并分离血清,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异常毒性试验结果提示该疫苗的安全性良好,对小鼠的生长无影响,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判定标准。免疫原性试验结果显示,BALB/c小鼠免疫后28 d,血清抗A(H1N1)pam09和A(H3N2)HI抗体阳转率均达到了100%;免疫后35 d,抗B(Victoria系)的抗体阳转率达到70%。BALB/c小鼠抗A(H1N1)pam09、A(H3N2)和B(Victoria系)抗体水平均达到峰值。结果表明,该季节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对小鼠进行一次性免疫,即能达到良好的免疫效果。结论该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BALB/c小鼠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 鹿双双荣蓉庞帅师晓萌王昕昉刘哲刘晓宇
- 关键词:裂解疫苗动物实验安全性免疫原性
- 小鼠滴鼻剂量与麻醉方法国内近年文献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了解近年国内小鼠滴鼻操作的情况。方法万方数据库中检索2011~2017年正文中含有检索词"小鼠"和"滴鼻"的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索到770篇文献,其中513篇文献明确描述了小鼠滴鼻的剂量,其中,滴鼻剂量大于30μL小于等于50μL的有272篇文献,占53.3%。未注明滴鼻过程中是否使用麻醉剂的文献高达49.2%,滴鼻过程中注明使用麻醉剂的249篇文献中,使用比例最高的3种麻醉剂依次是乙醚(51%)、巴比妥类(24%)、水合氯醛(12%)。结论小鼠滴鼻时应轻度麻醉,滴鼻剂量控制在50μL以内为佳,特殊实验除外。滴鼻麻醉使用比例最高的麻醉剂为乙醚,但是鉴于乙醚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建议采用异氟烷等吸入性麻醉剂替代。
- 鹿双双荣蓉师晓萌刘晓宇卢选成
- 关键词:小鼠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