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超声
  • 4篇多普勒超声
  • 4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4篇彩色多普勒
  • 4篇彩色多普勒超...
  • 3篇动脉
  • 3篇吞咽
  • 3篇吞咽障碍
  • 3篇经颅彩色多普...
  • 3篇经颅彩色多普...
  • 2篇动脉超声
  • 2篇血管
  • 2篇吞咽障碍患者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超声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狭窄

机构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吴桐
  • 5篇刘犇
  • 4篇张子青
  • 3篇刘莉
  • 3篇张新颜
  • 3篇章洁
  • 2篇张戈
  • 2篇朱慧敏
  • 1篇江炜炜
  • 1篇田丽
  • 1篇黄绍春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舌骨和颏舌骨肌的超声评价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通过B/M型超声测量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舌骨和颏舌骨肌运动参数,探讨其在咽期吞咽困难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吞咽造影检查证实存在咽期吞咽障碍。选用视频吞咽障碍分级量表(VDS)中的7项咽期指标进行评定,满分为60分。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30分(轻度组)和≥30分(重度组)2组。使用超声测量2组空吞咽时的舌骨位移、颏舌骨肌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并记录2组的管饲喂食情况。结果:轻度组舌骨位移、颏舌骨肌运动距离大于重度组(P<0.05)。2组颏舌骨肌运动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2组管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以对舌骨和颏舌骨肌的位移等运动规律进行定量检测,有助于对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困难程度的分析,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量化指标。
张新颜刘莉张戈章洁朱慧敏吴桐田丽
关键词:超声吞咽障碍脑卒中
高频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闭塞的断价值
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对椎动脉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疑似椎动脉闭塞患者行高频超声联合TCCS检查椎动脉颅外段及颅内段,同时与DSA、MRA及CTA比较.结果 经DSA、MRA及CTA...
吴桐
关键词:高频超声经颅彩色多普勒椎动脉
颈脑血管一体化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颈脑血管一体化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1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颈脑一体化超声检查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以CTA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颈脑一体化超声诊断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两者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1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检测血管1989支,颈脑一体化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93.6%,灵敏度76.5%,特异度97.0%,Kappa值0.760,ROC曲线下面积0.865。对不同程度血管狭窄进行分析,颈脑血管一体化超声诊断血管重度狭窄及血管闭塞的Kappa值分别为0.813和0.887,与CTA的一致性较好。对颅内血管狭窄情况进行分析,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诊断椎动脉颅内段及大脑中动脉Kappa值分别为0.810和0.785,与CTA一致性较好。结论:颈脑血管一体化超声可准确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与CTA检查一致性较好,可作为首选筛查手段,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信息。
郭曼吴桐刘犇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CTA
超声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B/M型超声测量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后吞咽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存在咽期吞咽障碍,完全依赖管饲进食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2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经口摄食功能评估量表(FOIS)、视频吞咽障碍分级(VDS)量表中7项咽期评分及超声测量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FOIS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98,P<0.00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VDS评分显著降低,颏舌骨肌运动距离、舌骨位移和舌骨-甲状软骨间距离缩短率(ASR)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 超声检测颏舌骨肌运动距离、舌骨位移和ASR可以评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舌骨及喉上抬功能的受损情况,间接反映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变化。
张新颜吴桐章洁黄绍春张传文刘莉
关键词:超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吞咽障碍
颈动脉超声在社区脑卒中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检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对无症状人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方法:2013年对南京城乡江宁、建邺两个区6个社区服务中心40岁以上脑卒中高危人群1 807例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测定并记录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峰值流速(EDV)、平均流速(Vm)以及阻力指数(RI)相关参数,对于狭窄段则需要评估狭窄率。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检出率为55.4%。其中单纯IMT增厚检出率17.8%;硬化斑块检出率37.6%;轻度狭窄32.3%;中度狭窄4.5%;重度或闭塞病变约0.8%。结论:颈动脉超声是脑卒中筛查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早期发现颈动脉硬化斑块并正确评估血管狭窄程度,为脑卒中防治的发生提供重要的指导信息,减少卒中发生率。
刘犇吴桐张子青龚凯琳江炜炜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动脉粥样硬化
颈脑血管一体化超声评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颈脑血管一体化超声评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3年6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10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颈脑一体化超声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对颈脑一体化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8例患者中,颈脑血管一体化超声检出血管病变92例,DSA检出血管病变99例,检出率分别为85.2%和91.7%,颈脑一体超声检出率略低于DS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计算颈脑血管一体化超声狭窄程度诊断准确率为79.6%,灵敏度90.9%,特异度77.8%,约登指数0.69,阳性预测值97.8%,阴性预测值43.8%,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05(P <0.05)。结论:颈脑血管一体化超声评估与DSA检查结果比较一致性较好,可作为首选筛查手段,为缺血性脑卒患者的早期筛查和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信息。
郭曼刘犇吴桐张子青张晗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狭窄脑卒中
超声在吞咽咽期评价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吞咽是指人体从外界经口摄入食物并经咽腔、食管传输到达胃的过程,通常包含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1]。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便携、价格低廉的检测方法,可以评估吞咽力学的某些方面[2]。自1978年Stevens[3]首次利用超声对吞咽功能进行评估后,随着超声成像技术和分析方法的进展,超声在吞咽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神经系统疾病、自然衰老、肌少症、肿瘤等很多因素和疾病可导致吞咽障碍,最常见的是脑卒中。
张新颜朱慧敏刘莉章洁张戈吴桐刘犇张子青
关键词:超声吞咽障碍脑卒中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程度准确性的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准确性。方法对14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284支椎动脉)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起始段不同程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诊断准确率为66.9%(190/284),诊断正常椎动脉起始段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83.0%、85.6%、80.4%、90.4%;诊断轻度血管狭窄分别为33.3%、87.0%、81.3%、23.3%、91.7%;诊断中度血管狭窄分别为46.4%、89.8%、85.6%、33.3%、93.8%;诊断重度血管狭窄分别为45.5%、96.1%、82.4%、81.4%、82.6%;诊断血管闭塞分别为87.5%、100%、98.9%、100%、98.9%。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诊断不同程度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一致性检测值为Kappa=0.53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准确性一般,有一定局限性,仅可作为首选筛查方法,必要时仍需要DSA确诊。
吴桐刘犇龚凯琳张子青
关键词:超声检查DSA一致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