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嘉玲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警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代谢监测
  • 1篇毒品
  • 1篇询问
  • 1篇讯问
  • 1篇药品
  • 1篇药品安全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滥用
  • 1篇药物滥用监测
  • 1篇制售假药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同步录音
  • 1篇同步录音录像
  • 1篇录音录像
  • 1篇氯胺酮
  • 1篇警力
  • 1篇警力不足
  • 1篇甲基苯丙胺
  • 1篇假药

机构

  • 4篇浙江警察学院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金华市食品药...

作者

  • 4篇王嘉玲
  • 3篇周志刚
  • 1篇王祎

传媒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公安理论与实...
  • 1篇江西警察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我国制售假药的现状、特点及其监管对策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我国制售假药的现状、特点及其监管对策。方法:以我国公安机关2011-2015年侦办的7 500余起假药案件为基础,选择其中50起涉案假药数量大、金额高、人数多、地域广和社会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件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监管对策。结果与结论:我国假药案件和涉案人数整体上呈快速增长态势,分别从2011年的近500起、900人增长到2015年的近2 500起、6 000人。50起典型案件中,涉案假药种类多集中于治疗性功能障碍药(占23.8%)、美容药和减肥药(占19.6%)、止咳平喘药(占14.2%)、治疗风湿骨病药(占13.9%)、抗糖尿病药(占7.3%)、抗肿瘤药(占6.6%)等;网络销售假药有42起(占84%);无证生产销售假药有46起(占92%);非法代购假药有3起(占6%)。整体来看,我国制售假药具有涉案金额高、违法犯罪活动隐蔽、受害者多为低收入人群等特点。建议加强假药监管工作,创新监管方式;加强药品监管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执法,顺畅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创新情报信息运行体制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与信息通报机制;强化互联网监测,加强与制药企业合作;加强舆论宣传,震慑犯罪分子等。
周志刚王祎王嘉玲
关键词:假药
同步录音录像条件下的“单警询(讯)问”试点改革被引量:2
2016年
近些年来,公安机关案多人少问题凸显,警力不足制约着公安工作的深化改革。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改变了公安机关询(讯)问的执法环境。在同步录音录像条件下,探索建立"单警询(讯)问"(含民警+协警模式)工作机制,结合法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其正当性和风险性,提出弥补该制度缺陷的保障措施,以期缓解公安工作中警力不足的问题。
王嘉玲
关键词:警力不足同步录音录像
固相萃取UPLC-MS/MS法同时检测水体中3种毒品代谢物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UPLC-MS/MS)同时测定水体中甲基苯丙胺、氯胺酮和海洛因3种毒品代谢物,并用于检测水样中毒品代谢物的浓度。方法:水样过0.45μm滤膜过滤,加入同位素内标,Oasis HLB固相萃取柱浓缩净化,然后溶于0.4 m L甲醇-水(1∶9)中。采用UPLC BEH C18(50 mm×2.1 mm,1.7μm)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以0.01%甲酸-5 mmol·L^(-1)醋酸铵(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40℃;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方式检测(MRM)。结果:甲基苯丙胺(METH)质量浓度在0.5~25 n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氯胺酮(KET)和6-乙酰吗啡(6-MAM)质量浓度在0.5~10 n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均小于9.7%;方法回收率均在94.0%~104.0%之间。检测水样中甲基苯丙胺检出率和检出浓度最高,城区毒品代谢物浓度较郊区高。结论:本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同时对水体中甲基苯丙胺、氯胺酮和海洛因3种毒品代谢物进行检测,为评估毒品使用及药物滥用监测提供了分析手段。
周志刚郑蓝君王嘉玲
关键词:甲基苯丙胺氯胺酮海洛因药物滥用监测
危害药品安全犯罪案件实证研究——以Z省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近年来,生产、销售假劣药品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Z省是危害药品安全犯罪案件多发区域,通过对近十年来Z省危害药品安全犯罪案件研究发现:案件数量呈曲线上升趋势,涉案金额数量越来越大、药品品种增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系;多见壮阳类、治疗慢性疑难症假药及美容类假药;部分案件涉及进出口领域;多发生在行政监管薄弱的地区或场所;网络制售假药问题较为突出等。公安机关应当加大对危害药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并且采取多种方法做好预防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工作。
王嘉玲周志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