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欢欢
- 作品数:14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靶向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诊断儿童基因组病的可行性研究
- 目的:对10例临床怀疑基因组病的患儿进行临床分子诊断,初步探讨基于靶向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的可行性。方法:对患儿进行外周血DNA靶向高通量测序,通过生物信...
- 张欢欢李牛郁婷婷姚如恩卿艳荣王秀敏沈亦平王剑
- 关键词:拷贝数变异高通量测序技术基因芯片技术
- 文献传递
- 儿童软组织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CT及MRI表现
- 2024年
- 目的观察儿童软组织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HE)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术后病理证实的KHE患儿,其中7例仅接受CT、3例仅接受MR、1例接受CT和MR检查;10例病变起源于皮肤伴毗邻软组织受侵,1例起源于咽部软组织、未累及皮肤;9例为单发、2例为多发,共13个病灶,位于四肢6个、躯干4个、头颈部3个,其中5个为局灶型、8个为弥漫型;观察病灶CT及MRI表现。结果CT显示8例(8/8,100%)KHE均浸润至皮下脂肪及深筋膜,其中3例(3/8,37.50%)累及骨骼;7例(7/8,87.50%)病灶呈等密度、1例呈等-低密度(1/8,12.50%),CT值(30.25±14.32)HU,未见明显静脉石及钙化;增强后病灶均显著强化,CT值(124.30±82.96)HU,其中4例病灶周围见较多血管(4/8,50.00%)。MRI显示4例中3例(3/4,75.00%)侵犯邻近肌肉、1例(1/4,25.00%)累及骨骼;病灶T2WI均呈不均匀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无明显减低,增强后均呈持续性显著强化;其中3例可见流空血管影。结论儿童软组织KHE的CT及MRI表现、尤其增强CT/MRI及DWI表现较具特征性。
- 李婷婷张欢欢杨秀军
- 关键词:儿童血管内皮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LDLR缺失促进CD11b^+ Ly6C^+单核细胞的分化和CD11c^+树突状细胞的成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敲除(LDLR^(-/-))对小鼠CD11b^+髓系免疫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探索异常免疫细胞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炎症相关新机制。方法 6~8周龄的LDLR^(-/-)小鼠和对照野生型(WT)C57小鼠分别给予普通饮食和高脂饲养12周。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脾脏和骨髓中免疫细胞亚群,尤其是CD11b^+Gr-1^+髓系免疫细胞、CD11b^+Ly6C+单核巨噬细胞和CD11b^+CD11c^+树突状细胞表达情况,同时检测Lin^-Sca-1^-CD34^+c Kit^+共同髓系祖细胞(CMP)在LDLR^(-/-)小鼠骨髓内表达情况。最后应用^(125)I标记anti-CD11b作为分子探针,在体无创监测LDLR^(-/-)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微环境。结果 (1)在普通饮食和高脂饲养状态下,LDLR缺失均可显著增加LDLR^(-/-)小鼠外周血和脾脏内CD11b^+和CD11b^+Gr-1^+髓系细胞的表达。(2)LDLR^(-/-)小鼠外周血和肝脏中CD11b^+Ly6C^+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增加;CD11b^+CD11c^+树突状细胞在LDLR^(-/-)小鼠脾脏中的表达增加。(3)普通饮食状态下,CMP的百分比在LDLR^(-/-)小鼠骨髓中较WT小鼠增加,但在高脂饲养时减少。(4)以CD11b为炎症分子靶标,可用SPECT/CT实时监测LDLR^(-/-)小鼠动脉粥样斑块。结论 LDLR缺失显著增加CD11b^+Gr-1^+髓系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动员,促进LDLR^(-/-)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化和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以CD11b^+髓系细胞为靶标,可以在体监测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微环境。
- 童明宏张伟伟王向明张欢欢陶荣霞李盈丁素玲杨向东
-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单核巨噬细胞
- 临床检验形态学教学的微课堂设计与应用评价被引量:2
- 2019年
- 细胞形态结果是很多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然而形态学的教学尤其是实习生教学一直是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的“微课”,不仅占用很有限的教学资源,还充分利用优质师资并能发挥移动教学独特的优势,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本研究通过分组研究比较检验专业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移动教学与传统教学两种不同模式的学习效果,科学评价微课堂实际成效,从而探讨其在临床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 童明宏盛慧明丁慧陶荣霞陈燕红张欢欢李盈张庭瑛
- 关键词:形态学
- 基于靶向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诊断儿童基因组病的可行性研究
- 张欢欢李牛郁婷婷姚如恩卿艳荣王秀敏沈亦平王剑
- 门冬氨酸鸟氨酸对隐匿性肝性脑病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了解隐匿性肝性脑病(CHE)患者睡眠结构的变化以及门冬氨酸鸟氨酸(LOLA)治疗对CHE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肝硬化伴CHE患者59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9例)和LOLA组(30例),以25例不伴有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肝硬化组)。所有CHE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LOL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LOLA注射液(10 g·d^(-1),静脉滴注)治疗,共3 d。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睡眠结构监测,同时检测血浆氨和血清钠、丙氨酸转氨酶水平。结果 CHE患者的总睡眠时间、微觉醒次数以及N1期、N2期睡眠时间占比均高于肝硬化组,而N3期、R期睡眠时间占比低于肝硬化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LOLA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微觉醒次数以及N1期、N2期睡眠时间占比均低于常规治疗组,而N3期、R期睡眠时间占比高于常规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LOLA组血氨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CHE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的紊乱,LOLA对此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 杨欢金晓燕董慧幸张欢欢王霆
- 关键词:门冬氨酸鸟氨酸睡眠丙氨酸转氨酶
- 基于靶向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诊断儿童基因组病的可行性研究
- 张欢欢李牛郁婷婷姚如恩卿艳荣王秀敏沈亦平王剑
- 慢性HBV感染患者耐药突变以及HBV基因型的分布
-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患者耐药突变以及HBV基因型的分布。方法检测240例慢性HBV感染者耐药突变位点以及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结果 240例慢性HBV感染者中,ALT含量大于131U/L,HBV病毒载量大于3.0×1...
- 张欢欢沈思兰陈佳婕宣彬彬杨欢
- 关键词:慢性HBV感染耐药突变HBV基因型
- 文献传递
- 靶向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诊断儿童基因组病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对10例临床怀疑基因组病的患儿进行临床分子诊断,初步探讨靶向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拷贝数变异(CNVs)的可行性。方法·对患儿进行外周血DNA靶向高通量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别分析其基因组CNVs,确定致病CNVs位点及大小,同时使用染色体基因芯片技术作为对照方法检测CNVs。结果·靶向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中1个患儿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q25.1—q25.3区域存在9 345 kb的重复(3个拷贝),而另1个患儿基因组中存在15号染色体q11.2—q13.1区域的8 232 kb的杂合缺失,其余8例患儿基因组未见可疑CNVs。染色体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相比高度一致。结论·借助于分子诊断技术,2名患儿被确诊为基因组病。临床应用靶向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CNVs完全具有可行性。
- 张欢欢李牛郁婷婷姚如恩卿艳荣王秀敏沈亦平王剑
- 关键词:拷贝数变异高通量测序
- 基于图谱自动分割儿童颅脑MRI中皮层下核团
- 2024年
- 目的观察基于图谱自动分割儿童颅脑MRI中的皮层下核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名0~12岁健康儿童头颅MRI资料,分别利用标准脑模板及图谱基于非线性配准算法于其中自动分割丘脑、尾状核、壳核及苍白球;对比基于图谱非线性配准与线性配准法自动分割皮层下核团效果,以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图评估基于图谱自动分割法与人工手动分割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基于图谱自动分割儿童颅脑MRI中的丘脑、尾状核、壳核及苍白球的戴斯相似系数(DSC)为0.80~0.93,其95%豪斯多夫距离(HD95)为1.00~8.00 mm,尤以分割壳核效果最佳(P均<0.05)。基于图谱非线性配准法自动分割皮层下核团的DSC及HD95均显著优于线性配准法(P均<0.001),且与手动分割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ICC均≥0.80,差值多位于95%一致性界限内)。结论基于图谱可准确、快捷地自动分割儿童颅脑MRI中的皮层下核团。
- 张欢欢李婷婷
- 关键词:儿童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