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雁

作品数:19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6篇生物学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遗址
  • 7篇石器
  • 6篇玉米
  • 6篇石器时代
  • 4篇旧石器
  • 4篇旧石器时代
  • 4篇考古
  • 4篇更新世
  • 3篇动物化
  • 3篇动物化石
  • 3篇化石
  • 2篇遗址出土
  • 2篇遗址发掘
  • 2篇早更新世
  • 2篇石制品
  • 2篇晚更新世
  • 2篇文化
  • 2篇文化交流
  • 2篇考古学
  • 2篇考古学研究

机构

  • 18篇重庆中国三峡...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广西文物保护...
  • 3篇河北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越南社会科学...
  • 2篇广西民族博物...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18篇吴雁
  • 9篇胡鑫
  • 6篇庞丽波
  • 5篇陈少坤
  • 1篇贺存定
  • 1篇陈洪波
  • 1篇谢莉
  • 1篇赵卓
  • 1篇余金声
  • 1篇吴婵

传媒

  • 5篇南方文物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第十六届中国...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考古
  • 1篇大众考古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百色地区研磨器考古学研究
研磨器是新石器时代一种特殊的研磨工具,以百色地区"革新桥文化"为代表。本文对百色地区发现的研磨器进行年代学和类型学考古学研究,并结合周边地区发现研磨器的考古遗址进行比较,总结研磨器分布的范围及类型,继而对研磨器的使用功能...
李大伟吴雁
关键词:文化交流
重庆巫山玉米洞遗址中–晚更新世鹿科动物化石
2023年
重庆市巫山县庙宇盆地的玉米洞是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的鹿科动物化石计有3属3种,且均有保存状态较好的角化石,为华南中–晚更新世鹿科化石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大赤麂Muntiacus muntjak margae以角的尺寸较大为显著特征,在玉米洞中仅见于中更新世晚期地层中;黑鹿Rusa unicolor的角粗壮、纹饰深,眉枝长且与主枝的夹角为锐角,二者是华南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常见成员。葛氏斑鹿Cervus(Sika)grayi的角相对纤细、表面纹饰弱、主枝与眉枝夹角为钝角,是在西南地区的首次确切报道。R.unicolor化石标本在玉米洞遗址多数地层可见,而C.(S.)grayi则仅见于代表冰期气候的少数层位中,显示了玉米洞遗址堆积形成时期的古环境波动。
陈少坤庞丽波吴雁胡鑫魏光飚
关键词:鹿科古环境
重庆巫山玉米洞遗址晚更新世鼠科动物化石被引量:1
2023年
重庆市巫山县玉米洞遗址出土有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是华南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晚更新世中-晚期的鼠科动物较为丰富,在层位上对应于MIS 4和MIS 2时期。形态学观察显示玉米洞的鼠科化石分别属于5属10种:笔尾树鼠(未定种)Chiropodomys sp.、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大耳姬鼠A.latronum、小林姬鼠A.sylvaticus、郑氏攀鼠Vernaya zhengi、巨攀鼠V.giganta、爱氏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安氏白腹鼠N.andersoni和高原白腹鼠N.excelsior。这一组合既显示了浓厚的华南色彩,也有明显的自身特色,即Chiropodomys sp.的出现和N.excelsior占据优势地位。鼠科化石的生境分析表指示了晚更新世中-晚期玉米洞遗址与现代类似但更为湿冷的森林或森林灌丛环境。玉米洞遗址鼠科化石的研究丰富了中国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小哺乳动物化石的记录。
陈少坤庞丽波吴雁胡鑫魏光飚
关键词:晚更新世古环境
重庆市合川区草街地点发现的石制品初步研究
草街地点发现于2017年年底,距今采集到石制品26件,类型有石锤、石片、刮削器、端刮器和砍砸器.根据其所在的阶地和石制品特征推断其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草街地点的发现,为探索嘉陵江流域史前的人类活动和文化特征增添了新的材...
吴雁陈少坤胡鑫庞丽波
关键词:石制品文化特征
重庆市巫山县玉米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8
2018年
玉米洞遗址于2013年被正式发掘,发现两处用火遗迹,出土数千件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等。划分出的15个文化层叠压关系清楚,均出土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出土的石制品原料多为就地取材,以工具为主,多为修理毛坯刃缘加工而成。第2~4层的测年数据为距今8000年至40万年,该遗址堆积连续,是长期反复利用的营地居址。
贺存定吴雁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石器工业
重庆市合川区草街地点发现的石制品初步研究
草街地点发现于2017年年底,距今采集到石制品26件,类型有石锤、石片、刮削器、端刮器和砍砸器。根据其所在的阶地和石制品特征推断其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它的发现,为嘉陵江流域史前文化面貌的探索增添了新的材料。
吴雁陈少坤胡鑫庞丽波
关键词:石器旧石器时代晚期
文献传递
百色地区研磨器考古学研究
研磨器是新石器时代一种特殊的研磨工具,以百色地区"革新桥文化"为代表。本文对百色地区发现的研磨器进行年代学和类型学考古学研究,并结合周边地区发现研磨器的考古遗址进行比较,总结研磨器分布的范围及类型,继而对研磨器的使用功能...
李大伟吴雁
关键词:文化交流
文献传递
记重庆巫山新发现的一剑齿象化石
巫山县庙宇镇庙宇河谷底部出露了一件剑齿象(Stegodon)的M3臼齿化石.经过观察对比,发现其形态特征与典型的东方剑齿象(S.orientalis)和华南剑齿象(S.huananensis)都较为相似,亦都存在较大的区...
庞丽波陈少坤吴雁胡鑫
关键词:早更新世
越南石器时代考古
2025年
越南的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从那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越南的石器时代考古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并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越南石器时代的研究历史、重要发现、研究现状、成果以及考古学文化的起源、演变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并结合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未来的工作提出希冀和展望。
吴雁谢光茂(校)
关键词:石器时代考古
北山文化的新发现与研究
2025年
对越南东北部山区以及其内不同小区域的北山文化遗址、遗物的分析和研究表明,除了北山文化的普遍和关键特征外,还存在与具体地点和时段相关的特定特征。北山文化的年代为距今12000—5000年,其中大部分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其余的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北山文化是独立形成的,与和平文化有不同的起源。在和平文化人群迁徙到东北部山区之前,北山文化人群已在此居住和开发。然而,目前这只是一个假设,需要获得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尤其是绝对测年结果。
吴雁谢光茂(校)
关键词:和平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