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丽娜
-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磷酸肌酸钠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5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磷酸肌酸钠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心动图结果,检测两组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含量,并进行6 min步行试验(6-MWT),评价两组患者Lee心力衰竭积分以及临床疗效。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指标、Lee心力衰竭积分、6-MWT、Nt-proBNP和H-FA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ee心力衰竭积分、Nt-proBNP和H-FAB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和6-MWT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LVESD、LVEDD、Lee心力衰竭积分、Nt-proBNP和H-FA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CI、SV、CO和6-MW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磷酸肌酸钠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缓解心力衰竭,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薛恩忠屈丽娜刘春丽
-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磷酸肌酸钠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Ala-9Val基因多态性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陕西地区汉族人群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Ala-9Val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老年CHF病人280例纳入CHF组,另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Mn-SOD Ala-9Val基因多态性,比较2组Mn-SOD Ala-9Val基因多态性差异。将CHF组病人分为Val/Val亚组和(Ala/Ala+Ala/Val)亚组,统计比较2个亚组随访3年内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再根据随访3年内是否发生心源性死亡进一步分为死亡亚组与存活亚组,统计分析CHF病人3年内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Mn-SOD基因Ala-9Val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al/Val亚组和Ala/Val+Ala/Ala亚组3年死亡率分别为31.86%和15.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Val/Val基因型是老年CHF病人3年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59,95%CI1.151~2.687,P=0.003)。结论陕西地区汉族人群中,Mn-SOD Ala-9Val基因多态性与老年CHF病人预后相关。
- 闫生玲屈丽娜薛恩忠
- 关键词:预后
- 内皮素受体A基因多态性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陕西地区汉族中青年人群中内皮素受体A(EDNRA)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与原发性高血压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338例中青年(18~45岁)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作为EH组,另外选择300例中青年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联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EDNRA基因rs1801708和rs5335位点多态性。结果:EH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rs5335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801708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BMI值分层,在BMI<25 kg/m^2中青年人群中,EH组rs5335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共显性基因模型、隐性基因模型和等位基因模型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rs1801708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各种基因模型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BMI≥25 kg/m^2中青年人群中,两组比较rs5335和rs1801708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各种基因模型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携带EDNRA基因rs5335位点C等位基因可降低BMI<25 kg/m^2中青年人群EH的发生风险(OR=0.484, 95%CI:0.361~0.836,P=0.007)。结论:EDNRA基因rs5335位点多态性与陕西地区汉族中青年人群EH发生相关。
- 闫生玲屈丽娜薛恩忠
- 关键词:内皮素受体A原发性高血压中青年基因多态性
- FABP、PAI-1、心肌纤维化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检测价值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分析血清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心肌纤维化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AMI患者(AMI组)88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其分为3个亚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根据治疗后溶栓是否再通分为2个亚组:溶栓未通组和溶栓再通组;选取同期体检的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和对照组)左心室功能(LVEF、LVEDV、LVEDD、LVESV、LVESD)及血清H-FABP、PAI-1、心肌纤维化指标(NT-proBNP、PⅢNP、LN、ⅣC、HA)的水平;分析AMI患者血清H-FABP、PAI-1与心肌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H-FABP、PAI-1及心肌纤维化指标对AMI患者的诊断价值;比较溶栓未通组与溶栓再通组治疗前的血清H-FABP、PAI-1及心肌纤维化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的LVEF均低于对照组,但LVEDV、LVEDD、LVESV、LVESD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数目的增加,AMI患者的LVEF减少,但LVEDV、LVEDD、LVESV、LVESD均增加(均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的血清H-FABP、PAI-1及纤维化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数目的增加,AMI患者的血清H-FABP、PAI-1、纤维化指标水平亦升高(均P<0.05);AMI患者血清H-FABP与NT-proBNP、PⅢNP、LN、ⅣC及HA的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r=0.633、0.582、0.515、0.541、0.481,均P<0.05),血清PAI-1与NT-proBNP、PⅢNP、LN、ⅣC及HA的水平之间亦均呈正相关(r=0.599、0.550、0.543、0.570、0.406,均P<0.05)。AMI患者H-FABP、PAI-1及心肌纤维化指标诊断AM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95%CI:0.684~0.803)、0.778(95%CI:0.721~0.835)、0.742(95%CI:0.679~0.805),三者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95%CI:0.803~0.901)。溶栓未�
- 屈丽娜闫生玲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心肌纤维化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体质特点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体质的特点。方法:入选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采用中医理论对两组患者和健康者的中医体质特点进行分析与比较。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ACC/AHA stage心功能分期,比较不同期患者的体质特点。结果:观察组的患者阳虚质、血瘀质和气虚质的比例22.0%、23.2%和42.7%,明显高于对照组6.1%、7.3%和9.8%,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中平和质患者的比例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B期患者中平和质比例最高为9.8%,C期患者中气虚质比例最高为19.5%,D期患者中气虚质比例最高为18.3%。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主要表现为阳虚质、血瘀质和气虚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期的气质特点存在差异,可为不同期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马燕楠陈兴龙屈丽娜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体质体质特点
- aVR导联的直立T波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aVR导联中的直立T波在预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0例NSTEMI患者,根据心电图aVR导联中的T波>0mV将患者分为直立T波组(124例)和非直立T波组(276例),随访12个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直立T波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非直立T波组(P<0.05),而年龄、心率、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Killip3~4级)、左心室肥大和aVR导联ST段抬高比例均显著高于非直立T波组(均为P<0.05)。中位随访14.5(12~27)个月后,直立T波组中的院内死亡、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再发心肌梗死等均明显高于非直立T波组(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左室射血分数<40%[比值比(OR)=1.432,95%CI:1.204~2.411,P=0.043]、aVR导联直立T波(OR=3.748,95%CI:2.855~5.392,P<0.001)和aVR导联ST段抬高(OR=2.439,95%CI:2.208~3.956,P<0.001)是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VR导联的直立T波能够有效预测NSTE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2个月内MACCE发生风险增加。
- 屈丽娜闫生玲
-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VR导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