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永刚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韧带
  • 2篇前交叉韧带
  • 2篇自体
  • 2篇自体肌腱
  • 2篇自体肌腱移植
  • 2篇肌腱
  • 2篇肌腱移植
  • 2篇交叉韧带
  • 1篇单开门
  • 1篇单开门椎管扩...
  • 1篇韧带损伤
  • 1篇椎管
  • 1篇椎管扩大
  • 1篇椎管扩大成形
  • 1篇椎管扩大成形...
  • 1篇椎管狭窄
  • 1篇椎管狭窄症
  • 1篇微型钢板
  • 1篇狭窄症
  • 1篇内侧副韧带

机构

  • 3篇荆州市中心医...

作者

  • 3篇唐周舟
  • 3篇马亮
  • 3篇许永涛
  • 3篇汪永刚
  • 1篇佘远举
  • 1篇熊健
  • 1篇鲁厚庚

传媒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实验室外...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颈椎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微型钢板应用于42例患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25例为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5例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2例为长节段后纵韧带骨化。对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的JOA评分及椎管矢状径进行评价。结果 JOA评分:术前为7.3分±2.8分,术后2周为13.4分±3.4分,平均提高6.1分±2.3分,缓解率为62%±25%。椎管矢状径:术前为9.5 mm±1.8 mm,术后为19.8 mm±2.6 mm。术后JOA评分、椎管矢状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后1个月X线片均显示手术节段未发生关门现象,稳定性良好。结论微型钢板在颈椎管狭窄后路手术中可防止再关门、减少轴性疼痛、防止铰链侧椎板断裂后断端插入椎管的危险,患者能早期下地活动,近期疗效较好。
许永涛马亮汪永刚唐周舟佘远举熊健
关键词:颈椎管狭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微型钢板
自体肌腱移植单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许永涛马亮汪永刚唐周舟鲁厚庚
自体肌腱移植单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我们对2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单束解剖重建,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6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其中男16例,女10例;左膝12例,右膝14例;其中运动损伤18例,其他损伤8例.年龄16~ 59岁,平均(24.9±8.5)岁.所有患者都有关节不稳症状,前抽屉试验阳性,Lachman试验阳性;合并半月板损伤20例,内侧副韧带损伤3例.术前MRI均证实ACL完全断裂.受伤至手术时间3 ~15年,平均6.1个月.所有患者ACL损伤均采用关节镜下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半月板缝合3例,部分修整17例,内侧副韧带修复3例.
许永涛马亮汪永刚唐周舟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肌腱移植内侧副韧带损伤ACL损伤自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