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作品数:14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CBL+RISE+SP”综合教学法提高规培住院医师胜任力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Reference-Induced Selfeducation,RISE)和案例基础的学习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及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P)相结合的应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于牙体牙髓科的研究。方法:选择4组轮转牙体牙髓科住培学员共30名,分别应用"CBL+RISE+SP"教学法,在轮转1月后及3月出科时对学员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及综合考核。结果:所有学生调查评价在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利于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查阅文献的能力、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知识点记忆和巩固、提高学习效率均评价为满意及以上;在专业学科综合考核方面在1月日常考与3月出科考核对比中发现,所有学员成绩在各方面均有提高,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BL+RISE+SP”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口腔住培医师岗位胜任力。 仵楠 代海涛 鲍雪俐 李启期 王雪 阿孜古丽·阿布都拉 王春强关键词:牙体牙髓病学 果酸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果酸联合口服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治疗组:果酸联合口服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对照1组:单纯果酸治疗;对照2组:单纯口服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果酸治疗每2周1次,口服盐酸米诺环素100mg,1次/d,共治疗6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1组为56.7%,对照2组为53.3%,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酸联合口服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优于两者单独应用。 王娟 龚海波 贾雪松 曹娟梅 张亚丽 王雪关键词:寻常性痤疮 果酸 盐酸米诺环素 面部 CBL联合病理阅片Seminar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索CBL联合病理阅片研讨会(Seminar)模式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11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的培训医师90人作为实验组,采用CBL联合病理阅片Seminar模式进行教学;同期选择9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SCE)进行理论及病理阅片实践考核,通过比较两组总体考核成绩进行评估,由两组学生以调查问卷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规培医师的皮肤性病学理论知识考核、病理阅片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本科班学生(P<0.0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CBL联合病理阅片研讨会(Seminar)教学模式满意度评价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BL联合病理阅片研讨会(Seminar)模式可提升皮肤性病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疾病综合评判能力。 王雪 张亚丽 曹娟梅关键词:CBL SEMINAR 尖锐湿疣患者组织HPV基因型分布及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石河子地区尖锐湿疣(CA)患者组织中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对临床的意义。方法:采用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皮肤科门诊初步确认的167例尖锐湿疣(CA)患者阴部及肛周组织标本进行HPV病毒基因测序。结果:167例尖锐湿疣(CA)患者,组织标本中检测HPV阳性141例,阳性率为84.4%,发病年龄主要在21岁~40岁之间。141例HPV阳性组织中,HPV单一感染102例,占72.3%;HPV多重感染39例,占27.7%。HPV阳性标本中共检出13种型别:6型、11型、42型、43型、16型、18型、31型、33型、35型、45型、52型、58型、68型。其中HPV单一亚型感染中以6型、11型为主要感染型。在HPV多重亚型感染中,出现4种不同的多重感染类型,其中HPV二重感染为主要感染类型。多重感染类型中以混合型感染为主。结论:石河子地区尖锐湿疣患者HPV好发于21岁~40岁的年龄段,以6型、11型感染为主,以单一感染为主要感染类型;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为主,且以混合型感染为主。 陈泽宇 王娟 王丽娜 张亚丽 王雪 曹娟梅 王远志 贾雪松关键词:尖锐湿疣 HPV PCR 基因型 三种暂时封闭材料冠部微渗漏的对比研究 2022年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成分暂时封闭材料的冠部微渗漏情况。方法:挑选3个月内拔除的人离体牙60颗,常规根管治疗后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用Cavition,松风FX-Ⅱ玻璃离子水门汀(FX-Ⅱ)及富士Ⅱ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Ⅱ)封闭冠部,浸泡于人工唾液内24小时,后置于10%品红染色剂中7天,颊舌向将牙剖开两半,记录每组暂时封闭材料的染色最大长度。结果:松风FX-Ⅱ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冠部微渗漏最低,其次是富士Ⅱ玻璃离子水门汀及Cavition,三种暂时封闭材料染料的渗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暂时封闭材料相比,松风FX-Ⅱ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冠方微渗漏较轻。 王雪 冒蕾 阿孜古丽·阿布都拉 徐江 仵楠关键词:微渗漏 CBCL与PBL教学模式在皮肤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2年 分析在皮肤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分别实施PBL(基于问题)和CBCL(基于案例的协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进行临床见习的48名临床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4名。参照组学生选择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组学生选择CBC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参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分、以及临床技能掌握度分数和理论考核成绩。结果 参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评分以及总体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参照组学生对课程的参与性评分以及趣味性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学生对课程的参与性评分以及趣味性评分,差异较大(P<0.05);且参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临床技能掌握度分数以及以往成绩低于平均分的学生的临床技能理论考核分数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参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参照组以往成绩低于平均分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明显低于实验组以往成绩低于平均分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较大(P<0.05)。结论 PBL和CBCL教学模式均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相较于PBL教中学模式,在皮肤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实施CBCL教学模式,更能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从而有助于提升学业成绩偏低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王雪 曾佳 贾雪松 王维山关键词:PBL 教学模式 CBCL 教学效果 果酸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果酸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69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果酸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对照1组单纯果酸治疗,对照2组单纯口服氨甲环酸。果酸每2周治疗1次,治疗3个月。口服氨甲环酸片0.25g一日两次,连服3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5.2%,对照1组为30.4%,对照2组为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酸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两者单独应用。 王娟 曹娟梅 贾雪松 陈泽宇 龚海波 王雪关键词:黄褐斑 果酸 氨甲环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Exosome修复兔受损子宫内膜的研究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来源的外泌体(Exo)对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5只雌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Exo治疗组,每组15只。机械和感染双重损伤法刮宫后,宫腔留置脂多糖棉线2d损伤子宫内膜,对照组只开腹不损伤。建模1周后,Exo治疗组于子宫肌壁间注射Exo悬液,其余两组等量注射PBS,分别于治疗后1、2、4周收集子宫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计算子宫内膜的腺体数量和纤维化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波形蛋白(VIM)表达。结果:治疗后4周,Exo组兔子宫内膜腺体数(26.17±1.254)显著高于模型组(10.92±0.848)(P<0.05),纤维化面积比率(19.52±0.539)显著低于模型组(49.25±1.239)(P<0.05),CK-19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VIM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Exo组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MSCs来源的Exo可促进受损子宫内膜腺体增生,抑制纤维化发展,促进子宫内膜修复。 王雪 刘芳关键词:宫腔粘连 细胞治疗 无创成像技术在玫瑰痤疮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玫瑰痤疮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目前临床主要通过玫瑰痤疮的症状表现进行诊断及评估严重程度,诊断方面尚无统一的客观标准。近年来,随着医疗诊治水平的持续提升,皮肤科各类疾病的辅助诊断技术也得到了良好发展。现对无创成像技术在玫瑰痤疮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指导。 王雪 樊静 梁粟 李君 张亚丽 曹娟梅 曾佳 贾雪松关键词:皮肤镜 玫瑰痤疮 雄激素性脱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雄激素性脱发(AGA)是一种常见的脱发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对于AGA的机制研究仍聚焦于机体对雄激素的过度反应及遗传因素的影响。另外,毛发生长周期、头皮的血液流变学以及生活习惯在AGA的发病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AGA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相关的治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王雪 王雪 梁粟 吴兴艳 张晓雪 张晓雪 杨皓然 贾雪松关键词:雄激素性脱发 病因 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