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云
-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军事经济管理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2015年国外空间安全重大动向分析
- 2016年
- 2015年,美国继续推行综合控制空间的战略思想,强化与盟友的空间安全合作;日本借力美国重返亚太,明确提出空间安全战略目标和措施;主要国家加快空间攻防装备技术发展,美俄高轨反卫实战能力大幅提升,国际空间安全环境面临新的挑战。
- 刘海印曹秀云李云
- 关键词:空间攻防实战能力安全环境
- 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黑马——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被引量:4
- 2016年
- 2016年4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成功实现其猎鹰-9(Falcon-9)火箭一级的海上平台回收试验,验证了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关键技术,在探索大幅降低航天发射成本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013年以来,该公司以0.56亿~0.62亿美元的低地球轨道(LEO)载荷单次发射价格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远低于传统发射服务商1亿~2亿美元的价格,
- 刘博曹秀云
- 关键词:太空探索航天发射阿里安FALCON低地球轨道
- 国外深空探测器着陆缓冲系统的特点和应用被引量:17
- 2012年
- 主要介绍国外月球和行星探测器的着陆缓冲系统的特点与应用。着陆缓冲系统的基本类型包括软着陆机构、气囊缓冲装置和空中悬吊机结构。其中:软着陆机构由着陆架(腿)、缓冲器和展开锁定机构组成,具有质量较大,结构较简单、可靠的特点,在美国"勘测者"、"阿波罗"、"梦神"和苏联月球号等着陆器中得到了应用;气囊缓冲装置由气体发生器、气囊组件,以及缩回与展开机构组成,具有质量小、包装容积小和着陆稳定性好的特点,在美国"火星探路者"、"火星探测巡视器",苏联早期月球号着陆器,以及欧洲"贝皮-哥伦布"水星探测器中得到了应用;空中悬吊机结构由空中悬吊机及其推进系统等组成,具有着陆速度低、冲击小和安全可靠的特点,在美国"火星科学实验室"的好奇心号巡视器上得到了应用。
- 韩鸿硕王一然蒋宇平曹秀云陈杰李静李浩悦李虹琳陈建光
- 关键词:深空探测器着陆器软着陆机构气囊
- 美国2017年《NASA过渡授权法案》分析
- 2017年
- 2017年3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过渡授权法案》(以下简称《过渡法案》),批准了总额约195亿美元的NASA 2017财年预算方案;明确了因航天活动投资回报周期较长持续给予充足经费保障的基本立场;确定NASA的主要职能是开展载人航天与空间探索、空间科学研究和发展航天技术,维持和提升美国航天领导地位;确定NASA的重点发展方向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空间站和低地球轨道、推动载人深空探测与空间科学发展、开发先进航空航天技术等。该法案明确支持奥巴马政府推行的若干重大航天项目,要求NASA深入研究一系列重大问题。该法案的签署,为NASA及其重大航天计划在政权交替时期的平稳过渡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酝酿民用航天政策重大调整和变化。由于特朗普政府尚未出台明晰的航天发展战略,该法案的签署备受关注。
- 曹秀云张莉敏李金钊景木南
- 关键词:美国总统法案NASA授权投资回报航天活动
- 世界首台液氧煤油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全尺寸样机试验成功被引量:1
- 2017年
- 俄罗斯先期研究基金会对世界首台液氧煤油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全尺寸样机进行了33次点火试验,验证了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的技术可行性。发动机实现连续爆震,产生稳定推力,发动机工作频率达20千赫兹。
- 曹秀云任晔
- 关键词:火箭发动机全尺寸爆震样机液氧
- 2016年美俄空间安全领域重大动向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2016年,美国空间安全战略酝酿调整,美俄部署新一代空间对抗装备技术,不断打破空间领域军民界限,以软硬实力编织利益同盟、在战略制定、装备建设、军民结合、国际联盟等领域呈现重大变化。
- 刘海印曹秀云
- 慑战并举 有效协同 美国太空控制能力发展动向
- 2017年
- 2016年12月,美国国防部发布新版《太空政策》(以下简称新版政策),对已执行4年的2012年《太空政策》进行修订。新版政策坚持控制太空的强硬立场,强化太空威慑能力,推进太空控制能力实战化发展,强调航天支持军事作战的有效性,显示出美军慑战并举、有效协同的军事航天发展思路。美军太空控制力量发展对我国构成威胁,对我国太空安全建设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 曹秀云刘海印
- 关键词:美国国防部太空军事航天警示作用美军
- 2016年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及发展动向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空间态势感知旨在对在轨卫星、空间碎片等空间目标进行捕获、跟踪、测量、定位与识别,更新目标编目并给出轨迹预报,及时发现新的航天发射活动;监测并预报空间环境的变化,分析评估空间威胁并做出告警;评估防御性和进攻性空间对抗的行动效果,改进空间对抗的作战规划,提高空间对抗指挥和控制的效率。
- 刘海印曹秀云林飞
- 关键词:态势感知美军在轨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