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华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2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肿瘤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插入
  • 1篇导管插入术
  • 1篇行为干预
  • 1篇肢体
  • 1篇肢体运动
  • 1篇肢体运动障碍
  • 1篇置管
  • 1篇认知行为干预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神经外科
  • 1篇神经外科手
  • 1篇神经外科手术
  • 1篇手术
  • 1篇术期护理
  • 1篇破窗
  • 1篇破窗效应

机构

  • 4篇延安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刘小华
  • 3篇李婷
  • 3篇任娜娜

传媒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破窗效应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PICC置管异位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破窗效应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异位率的影响。【方法】行PICC置管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破窗效应理论干预。干预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异位发生率、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置管异位总发生率为6.52%(3/46),低于对照组的23.91%(11/4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自护能力评分和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破窗效应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神经外科PICC置管异位发生率,改善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李婷刘小华赵小娅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
认知行为干预对肝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34
2018年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肝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间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及认知行为干预的4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的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分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Herth希望评分量表(HH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生命质量问卷-核心30项和危机三维评估量表(TAF)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的自我效能、希望水平、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危机应对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的GSES和HHI评分均较干预前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HAMA、PSQI、生活质量、TAF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增强肝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并缓解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预后康复。
任娜娜刘小华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肝肿瘤术后自我效能负性情绪
情景式健康教育配合回授法对神经胶质瘤术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研究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情景式健康教育配合回授法对神经胶质瘤术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间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神经胶质瘤术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回授法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景式健康教育康复训练,于术后1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康复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四肢肌力情况得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d的Brathal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Brathal得分为(82.84±12.73)分,高于对照组的(77.09±8.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式健康教育配合回授法应用于神经胶质瘤术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良好,通过引导患者自主运动,加快运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运用。
刘小华李婷任娜娜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肢体运动障碍康复训练
围手术期护理对超声引导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超声引导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间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颅内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已接受超声引导下颅内肿瘤切除术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术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超声引导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意义显著。
刘小华任娜娜李婷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白介素-6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