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 第一部分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亚急性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目的: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12例脑卒中...
- 郑婵娟
- 关键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 文献传递
- 缺血性脑损伤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与梗死面积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后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的表达情况 ,探讨该酶在短暂性局灶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不同时点模型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MMP 9的表达 ,同时测定梗死面积。结果MMP 9主要在缺血神经元、血管内皮细胞、嗜中性粒细胞中表达 ( 6h开始表达 ,2 4— 48h表达最强 ,P <0 .0 1)。结论脑缺血再灌后诱导MMP 9表达增加 ,且与脑梗塞面积紧密相关。
- 刘华廖维靖杨万同郑婵娟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缺血性脑损伤梗死面积
- 当归多糖/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可塑性的作用
- :探讨低分子量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LMW-ASP)/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和神经可塑性的调节作用。 ...
- 蔺俊斌张璇郑婵娟廖维靖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当归多糖川芎嗪神经可塑性实验药理
- 当归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再灌注后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28
- 2005年
-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再灌注后,当归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rgrowthfactor,VEGF)层粘连蛋白(laminin)表达的影响。方法:65只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60—180g,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缺血组(B组)和当归组(C组)。制作右大脑中动脉血供阻断(MCAO)模型,缺血2h后,恢复灌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的VEGF和层粘连蛋白在缺血损伤再灌注后3h,6h,12h,1d,3d,7d变化。结果:C组除再灌注后3h外各个相应时间点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与B组和A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组层粘连蛋白在缺血再灌后3d,7d时较A组和B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当归促进缺血性脑损伤后血管生成,可能是当归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 蒙兰青廖维靖杨万同郑婵娟江城
- 关键词:当归缺血性脑损伤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层粘连蛋白
- 当归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及当归注射液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损伤组和当归治疗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观察VEGF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缺血损伤组和当归治疗组大鼠VEGF蛋白表达均在24h达到高峰后减弱;RT-PCR显示缺血损伤组VEGF mRNA在3h开始表达增强,6h达到高峰,后很快降低,至第7天恢复到基线水平;当归治疗组VEGF mRNA在3d达到高峰后缓慢降低,至第7天仍有大量表达,且各时间点VEGF的表达比缺血损伤组明显增加。结论当归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EGF的表达。
- 郑婵娟廖维靖杨万同蒙兰青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当归注射液
- 当归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损伤后VEGF表达的影响
- 缺血性脑损伤后,缺血半影区血供的改善即血管的新生和侧枝循环的形成,将直接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已知的作用最强和特异性最高的血管生长因子,它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在血管生成和神经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郑婵娟廖维靖杨万同蒙兰青
- 关键词:缺血再灌损伤当归注射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文献传递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EGF、Flt-1、Flk-1 mRNA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EGF及其受体Flt-1、Flk-1mRNA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不同时点模型,采用RT-PCR方法观察VEGF及其受体Flt-1、Flk-1的表达。结果VEGFmRNA在3h开始表达增强,6h达到高峰,后很快降低至第7天恢复基线水平;Flt-1、Flk-1mRNA在3h表达增强,3d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至第7天仍有表达。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
- 郑婵娟廖维靖杨万同蒙兰青
-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受体FLT-1VEGFMRNA线栓法
- 当归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Flt-1、Flk-1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Flt-1、Flk-1mRNA的表达及当归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损伤组和当归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与再灌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射当归注射液(剂量5g/kg)。36只大鼠(每组各18只)在脑缺血/再灌后1d、3d、7d神经行为学评分完成后被处死,取大脑行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以测脑梗死比;另取72只大鼠(每组各36只)在脑缺血/再灌后3h、6h、12h、1d、3d、7d分别被处死,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缺血侧Flt-1、Flk-1mRNA的表达。结果:在同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缺血损伤组明显高于当归治疗组(P<0.05);在同时间点当归治疗组梗塞比明显小于缺血损伤组(P<0.01)。RT-PCR检测表明,缺血损伤组Flt-1、Flk-1mRNA在缺血/再灌后3h即开始表达增强,于3d达高峰,后逐渐降低;当归治疗组Flt-1、Flk-1mRNA表达比缺血损伤组明显增加,于3d达到高峰后缓慢降低至第7d仍保持较高水平。缺血损伤组和当归治疗组中Flt-1mRNA与Flk-1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0.957(P<0.01)。结论:当归可增强缺血性脑损伤后Flt-1、Flk-1mRNA表达。Flt-1、Flk-1mRNA的表达紧密相关。
- 郑婵娟廖维靖范明杨万同蒙兰青
- 关键词:缺血性脑损伤FLT-1FLK-1当归注射液
- 运动训练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功能恢复及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能否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功能恢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假手术组(n=10)和运动组(n=10),制作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再灌注模型,运动组再灌注24h起每天滚笼运动训练30min,分别在再灌注12h和21d测试行为功能,免疫组化法观察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再灌注12h,运动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前肢放置实验和后肢放置实验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再灌注21d,运动组行为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运动组再灌注12h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再灌注21dVEGF蛋白表达水平运动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训练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肢体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VEGF表达上调有关。
- 蒙兰青廖维靖杨万同郑婵娟江城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当归注射液对脑缺血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 目的:通过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及脑梗死比的检测,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当归注射液的作用机制。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共123只,随机分为四组...
- 郑婵娟
- 关键词:缺血性脑损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当归注射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