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海
- 作品数:24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胎儿药源性疾病与孕妇不合理用药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胎儿药源性疾病与孕妇不合理用药的相关性,为避免胎儿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病历调查的方式收集临床不合理用药孕妇的用药情况、胎儿发育情况及新生儿健康状况,评价不合理用药与胎儿药源性疾病的相关性。结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服用庆大霉素、依托红霉素、利巴韦林、绒促性素、丙基硫氧嘧啶、维生素B6、维生素D、维生素C、诺氟沙星、磺胺药、吲哚美辛和乙酰水杨酸盐均能引起胎儿药源性疾病,且其与用药时间过早、时长过久和剂量过大成正相关(P<0.05)。结论:胎儿药源性疾病与孕妇的不合理用药有一定的相关性,故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以确保胎儿的身体健康。
- 王富海张爱珍曾彩贤张考珍
- 关键词:胎儿药源性疾病孕妇不合理用药
-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合理应用探讨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任意80张含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处方,根据患者的疾病状况及疗效,分析药物的药理作用,根据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探讨其合理应用方式。结果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针对性的、程度不一的抗菌作用,出现血液系统毒性、肝肾毒性、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总比例为13.75%,其中,胃肠道不良反应占比最大。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出现药物重复使用、和金属离子合用等不合理应用情况,不合理使用的总比例为11.25%。结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普遍具有针对性的、程度不一的抗菌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应当掌握药物的性质、作用、特点等进行严谨的用药选择、用药搭配、药物使用,尽力避免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 王富海张爱珍曾彩贤张考珍
- 关键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
- 产前、产后综合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方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前、产后综合护理对其喂养方式和母乳分泌量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我院生产的初产妇5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产前、产后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喂养方式、泌乳量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6.00%和75.60%,研究组喂养方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00,P=0.000);研究组母乳分泌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80%,高于对照组的8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行产前、产后综合护理可提高母乳分泌量和母乳喂养率,有助于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 曾彩贤王富海曾柯红伍小妍梁楚莹
- 关键词:初产妇母乳分泌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10例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组,470例用药无不良反应者为对照组,记录不良反应种类和数量,另依年龄、性别、饮食习惯、过敏史、过敏体质、饮酒习惯、精神状态和生活环境等指标分类汇总。结果:210例头孢菌素类用药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发生率约34.29%,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7.62%,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38%;年龄、饮食习惯、过敏史、过敏体质、饮酒习惯和精神状态等对用药不良反应有显著影响(P<0.05或P<0.01),过敏史、过敏体质和饮酒习惯则有显著的独立性影响(P<0.05)。结论:抗生素临床用药要注意明确适应症,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保证用药安全。
- 陈荧王富海
-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预防措施
- 依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供给与抗生素强度使用的临床研究
- 2017年
- 目的依据药敏结果调整医院抗生素供给,研究促进临床规范使用抗生素并减少抗生素使用强度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依据药敏结果调整前100例住院患者及依据药敏结果调整后100例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患者调整前后的抗菌药物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住院时间及基药使用率。结果调整前的AUD及DDDs明显高于调整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后患者住院时间较调整前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前的基药使用率为38%,低于调整后的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药敏结果调节抗生素供应,能够规范并显著降低临床抗生素使用强度及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 区大刚张栋武王富海
- 关键词:药敏实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 钙拮抗剂类抗高血压药引发心脏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钙拮抗剂类抗高血压药引发心脏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70例钙拮抗剂类抗高血压药引发心脏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钙拮抗剂类抗高血压药引发心脏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悸、心动过速。心脏骤停、房室传导阻滞,心悸的发生率最高(78.57%);钙拮抗剂类抗高血压药引发心脏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密切相关,主要发生于年龄在41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中;和性别无明显相关性;怀疑药品剂型均为片剂,其中普通片所占比例最高(61.43%);用药24h以内发生心脏不良反应者所占比例最高(57.43%)。结论:钙拮抗剂类抗高血压药引发心脏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相关,主要为41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该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一旦患者出现心脏不良反应建议先停止药物使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改变药物,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 张爱珍王富海张考珍曾彩贤
- 关键词:心脏钙拮抗剂抗高血压药
- 比较来曲唑、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价值
- 2025年
- 目的:对比来曲唑与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在高明区人民医院就诊的PCOS不孕患者84例。以随机抽签法分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来曲唑治疗。对比两组的子宫内膜情况、卵泡发育情况、血清性激素水平、排卵和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成熟卵泡个数少于对照组,成熟卵泡平均直径小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宫腔容积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曲唑治疗PCOS不孕对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促进排卵及卵泡成熟的效果好,患者的妊娠率高。
- 符成彪王富海曾钰超张小妹彭春梅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来曲唑克罗米芬
- 基于判别分析法优化自动发药系统对调剂差错及工作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基于判别分析法优化自动发药系统对调剂差错及工作强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开具的处方2000张,自动发药系统运行前后各1000张。比较运行前后处方差错率、平均等候时间及药师步行步数。结果运行后处方差错率低于运行前(χ^(2)=10.026,P=0.002),平均等候时间短于运行前(t=9.389,P=0.000),药师平均步行步数少于运行前(t=77.290,P=0.000)。结论自动发药系统的运用是医院药房改革由供应型向服务型转化的大趋势,自动化智能设备的使用不但可有效提升药师工作效率,还可降低调剂差错率,实现患者的用药安全,综合利用节省的时间,可缩短患者排队等待时间,尽可能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可增加患者对取药服务的满意度,维护医院药房整体品牌形象。
- 谭伟思王富海曾伟东
- 关键词:用药安全满意度
- 胃癌患者外周血1,25-二羟基维生素D_(3)的水平与其共信号分子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
- 2021年
-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1,25-二羟基维生素D_(3)〔1,25-(OH)2-VitD_(3)〕的水平与其共信号分子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至2020年1月期间在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和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60例胃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其中的6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入院后,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外周血1,25-(OH)2-VitD_(3)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外周血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CD4^(+)、CD8^(+)的水平,并计算其CD4^(+)/CD8^(+)。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1,25-(OH)2-VitD_(3)、PD-1、CD4^(+)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其外周血CD8^(+)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1,25-(OH)2-VitD_(3)的水平与外周血CD4^(+)、PD-1的水平及CD4^(+)/CD8^(+)呈正相关,与其外周血CD8^(+)的水平呈负相关。观察组中肿瘤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其外周血1,25-(OH)2-VitD_(3)、PD-1、CD4^(+)的水平及CD4^(+)/CD8^(+)均高于观察组中肿瘤分期为Ⅲ期的患者,P<0.05。观察组中肿瘤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其外周血CD8^(+)的水平低于观察组中肿瘤分期为Ⅲ期的患者,P<0.05。结论:与健康人相比,胃癌患者外周血1,25-(OH)2-VitD_(3)的水平更低。胃癌患者外周血1,25-(OH)2-VitD_(3)的水平与其外周血PD-1、CD4^(+)的水平及CD4^(+)/CD8^(+)均呈正相关,与其外周血CD8^(+)的水平呈负相关。
- 谭伟思王富海王文芳赵冠耀
- 关键词:T细胞亚群
- 研究药学干预管理对规范门诊处方和门诊合理用药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对规范门诊处方及门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本院663张门诊处方,基于双模拟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31)未进行医院药学干预管理,观察组(n=332)实施医院药物干预管理,对两组不合理用药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重复给药、药品适用症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及不适应症用药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4.53%、9.97%、3.63%、6.04%、7.55%、9.06%;观察组分别是1.20%、4.82%、0.90%、1.51%、2.71%、3.61%,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χ^(2)=6.591、6.424、5.553、9.399、7.987、8.294;P=0.010、0.011、0.018、0.002、0.005、0.004)。结论门诊处方管理过程中,药学干预管理的应用有助于处方合理性及规范性提高,尽可能避免药品使用错误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使用合理、安全。
- 杨惠莉王富海黄燕芬彭春梅
- 关键词:合理用药门诊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