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斌
-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回顾分析不同年代首次住院心境障碍患者药物使用分析
- 目的探讨不同年代首次住院心境障碍患者的就诊及药物使用状况。方法整群抽取1989年1月1日~12月31日全部住院的7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简称组A)。整群抽取1999年2月13日起始的全部136例及2009年2月13日起始1...
- 李文飞王克永白伟曹小梅王瑞斌余家快
- 男性犯罪青少年中防御机制、父母教养方式和依恋模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男性犯罪青少年防御机制、父母教养方式和依恋模式的特征,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7例男性犯罪青少年及161例正常男性青少年作为对照组完成防御方式问卷(DSQ)、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结果 (1)两组在依恋焦虑、不成熟和成熟防御机制、父亲偏爱被试、母亲偏爱被试及父亲过分干涉维度有差异性(P<0.05,P<0.01)。(2)男性青少年犯罪组依恋回避与不成熟防御、父惩罚严厉、父拒绝否认、母拒绝否认呈显著正相关(r=0.153~0.217,P<0.05);男性青少年犯罪组依恋焦虑与不成熟防御、中间防御、父惩罚严厉、父拒绝否认、母拒绝否认和母惩罚严厉呈显著正相关(r=0.164~0.319,P<0.05)。(3)男性犯罪青少年的不成熟防御方式在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和依恋焦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不成熟防御方式在父亲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和依恋焦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中间型防御方式在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和依恋焦虑的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男性犯罪青少年得到父母的偏爱,同时父亲干涉明显,呈现不安全型依恋特征,尤其在依恋焦虑维度,在防御方式方面更加倾向于不成熟。男性犯罪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通过防御机制的中介作用对依恋模式产生影响。
- 王瑞斌周晓琴李晓驷钟慧王龙朱丽
- 关键词:防御方式父母教养方式依恋
- 不同年代首次住院心境障碍患者诊断谱系变化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年代首次住院心境障碍患者诊断谱系的变化。方法整群抽取1989年1月1日~12月31日全部住院的77倒患者设为对照组(简称A组)。整群抽取1999年2月24日起始至1999年12月6日止及2009年2月13日起始至2009年4月25日止符合条件的全部患者各136例,分别设为研究组(简称B组和C组),三组患者均为我院首次住院心境障碍患者。统计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诊断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就诊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年限及住院时间均显示A组与B组、C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研究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诊断变化:双相障碍,目前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抑郁发作、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及复发性抑郁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心境障碍住院时间有明显缩短趋势,受教育年限在逐渐提高;不同年代心境障碍患者诊断变化显示躁狂发作减少,因抑郁及相关问题而接受住院的患者明显增加。首诊病程尚无变化,人们对心境障碍的认识仍然不足,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仍不乐观,人们对抑郁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在逐渐提高。
- 李文飞王克永白伟曹小梅王瑞斌余家快
- 关键词:情绪障碍心境障碍住院
- 不同年代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问题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了解不同年代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问题的变化以及行为问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抽取1988年2月1日-5月31日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A组,共159例;1998年同期住院患者设为B组,共159例;2008年同期住院患者设为c组,共167例。统计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行为问题、临床疗效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首次住院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O.05),首次住院病程、受教育年限、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O.05或0.01);C组受教育年限、病程均显著高于A组(P〈0.05),B、C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A组(P〈0.01)。三组患者消极言语、消极行为、冲动行为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出走行为和进食行为差异有极显著性(x。一12.14、19.53,P〈0.01)。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x^2=74.64,P〈0.01),其中A、B组痊愈率显著高于c组,总有效率则显著低于c组(P〈0.05或0.01)。三组伴与不伴消极行为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性(P〉O.05)。结论不同年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仍然存在诸多相同的行为问题,且伴与不伴消极行为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临床医师仍然要重视患者的行为问题,加强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能力,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 李文飞王克永邹延峰白伟陶领知王瑞斌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精神卫生健康教育
- 不同年代首次住院心境障碍患者药物应用状况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年代首次住院心境障碍患者药物应用状况。方法将1989年度、1999年度、2009年度在我院首次住院的心境障碍患者分别设为A组(77例)、B组(136例)、C组(136例),统计3组患者的药物应用状况。结果3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剂、情绪稳定剂及苯二氮茧类药物应用频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新型抗抑郁剂、苯二氮茧类药物及情绪稳定剂丙戊酸钠应用频率显著升高。结论首次住院心境障碍患者新型抗精神病药、新型抗抑郁剂及苯二氮革类药物应用频率有明显增加趋势,而情绪稳定剂中单用丙戊酸钠及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明显增加,临床用药状况趋向合理化。
- 李文飞曹小梅白伟王瑞斌余家快
- 关键词:心境障碍抗抑郁剂首次住院情绪稳定剂
- 不同年代首次住院心境障碍患者行为问题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年代首次住院心境障碍患者的行为问题及其预后状况。方法将1989年度、1999年度、2009年度在我院首次住院的心境障碍患者分别设为A组(77例)、B组(136例)、C组(136例),评定3组患者的行为问题及其预后状况。结果3组受教育年限、首次住院时间和冲动行为、出走行为发生率及预后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首发心境障碍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受教育年限逐渐提高;不同年代首次住院心境障碍患者的行为问题除出走行为及冲动行为外尚无明显变化。
- 李文飞白伟王瑞斌张爱国姚文瑞
- 关键词:心境障碍首次住院预后
-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方式与述情障碍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方式和述情障碍。方法分别运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述情障碍问卷(TAS-26)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3例正常人进行防御方式和述情障碍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组评分的不成熟防御因子为(3.78±1.19)分、中间型防御因子为(4.32±0.75)分和成熟防御因子(5.16±1.23)分,正常对照组的不成熟防御因子(3.61±0.85)分、中间型防御因子(4.44±0.93)分和成熟防御因子(5.31±0.98)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TAS评分分别为TASⅠ(2.72±0.7)分、TASⅡ(2.71±0.70)分和TASⅣ(2.57±0.47)分,正常对照组TAS评分分别为TASⅠ为(2.43±0.68)分、TASⅡ(2.28±0.60)分和TASⅣ(2.50±0.35)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多地采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方式,较少采用成熟防御方式,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述情障碍。
- 王龙王瑞斌姜玉生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心理防御述情障碍
- 不同年代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问题的比较
- 了解不同年代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问题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抽取1998 年2 月1 日~5 月30 日的159 例及2008 年2 月1 日~5 月30日的167 例患者分别设为研究组(简称组2 和组3),抽取19...
- 李文飞王克永邹延峰白伟陶领知王瑞斌
-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敌意归因偏向及童年创伤的关系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敌意归因偏向和童年创伤的关系。方法采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1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攻击行为评估,将患者分为攻击组(58例)和非攻击组(77例),同时做中文版模棱两可、目的和敌意问卷(AIHQ—C)以及童年创伤问卷(CTQ)评估,分析童年创伤、敌意归因偏向与攻击行为问的关系。结果攻击组患者AIHQ—C敌意偏向总分[(6.27±1.20)分]、责备偏向总分[(8.04±1.97)分]和攻击偏向总分[(6.17±1.02)分]均高于非攻击组患者[分别为:(5.90士0.97)分、(6.91±2.10)分、(5.59士1.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相关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AIHQ-C评分、CTQ总分和MOAS分两两间均呈正相关(r=0.171~0.350,P〈0.05—0.01);回归分析显示,敌意归因偏向可直强预测患者攻击行为(β=0.342,P〈0.05),在童年创伤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童年创伤经历及归因方式相关,童年创伤通过敌意归因偏向的中介作用对患者的攻击行为产生影响。
- 陈学全汪凯董毅李文飞夏海涛季益富靳胜春白伟曹小梅余家快王瑞斌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敌意归因
- 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与自杀自伤行为的关联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相关心理行为和自伤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与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关系,为大学生自杀、自伤行为的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安徽省合肥市某高校825名大学生进行一般人口特征、心理复原力、自悯、宽恕等方面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自杀行动报告率分别为9.9%,3.5%,2.5%和1.8%,自伤行为报告率为11.8%。与宽恕他人维度得分中分组相比,宽恕他人得分偏高是自杀心理行为(OR=0.26)和自伤行为(OR=0.31)的负相关因素(P值均<0.05);心理调适能力各量表总分中,与心理复原力量表(CD-RISC)得分中分组相比,低分组是自伤行为的正相关因素(OR=2.11),高分组是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的负相关因素(OR=0.51)(P值均<0.05);与自我怜悯量表及Hearland宽恕量表得分中分组相比,低分组均是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的正相关因素(OR值分别为1.66,2.28),高分组均是自杀相关心理行为(OR值分别为0.33,0.44)、自伤行为(OR值分别为0.35,0.39)的负相关因素(P值均<0.05)。结论心理复原力、自我怜悯、宽恕水平与自杀相关心理行为和自伤行为关系密切。高校可通过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来降低自杀、自伤行为的发生风险。
- 穆菁菁苏普玉李龙春王瑞斌孙娜娜孙婷婷
- 关键词:精神卫生自杀自我伤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