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华
- 作品数:16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玻璃纤维膜收集-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碳化钨粉中游离碳被引量:3
- 2016年
- 碳化钨粉是生产硬质合金的一种基础材料,其中游离碳的含量直接影响后续产品的质量,因此快速、准确测定碳化钨中游离碳含量尤为重要。测定碳化钨粉中游离碳的基本步骤是先用无机酸溶解化合碳,再过滤收集试液中的游离碳,烘干后用燃烧的方法测定碳量。
- 钟华
- 关键词:碳化钨粉硬质合金
- 惰气熔融-热导法测定碳化钽粉中氮被引量:1
- 2013年
- 对惰气熔融-热导法测定碳化钽粉中氮量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碳化钽粉难熔的特点,对石墨坩埚类型、镍助熔剂、石墨粉用量和样品量等测试条件进行了优选。确定的最佳分析方法为,称取0.10~0.12g样品于0.35g镍囊中,投入装有0.03g石墨粉的高温型石墨坩埚中进行测定,分析功率为5.2kW。用钢标样确定氮工作曲线的校正系数,氮的加标回收率在94%~108%之间。采用本方法测定了2个碳化钽粉中氮量,测定值与GB/T15076.13-1994(蒸馏分离-奈斯勒试剂分光光度法)吻合,相对标准偏差(n=8)≤3.0%。
- 钟华
- 关键词:氮
- 助熔剂对碳酸钠校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钢铁中高含量碳的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4
- 2019年
-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碳属于相对测量法,需用含碳的标准物质如碳酸钠对仪器进行校准,该校准方法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助熔剂条件使化学试剂、钢铁样品中碳的燃烧释放率达到一致。实验重点对助熔剂影响碳酸钠校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钢铁中高含量碳(质量分数为1.0%~5.0%)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按GB/T 223.86-2009标准所述,将碳酸钠校准样置于锡囊中,采用锡-铁-钨三元助熔剂进行测定,碳酸钠中碳的结果较钢铁标样的结果偏低,且随碳含量的增加,偏低现象更为显著,据此可以判断,若采用锡-铁-钨三元助熔剂,用碳酸钠校准时,所测得的钢铁样品中碳结果会高于认定值。锡量、纯铁屑量、钨粒量的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表明,锡助熔剂对测定的影响最为显著,加入锡助熔剂对碳酸钠校准样测定不利,且锡助熔剂对碳酸钠校准样中碳测定的影响较生铁标样更为明显。因此,实验采用铁-钨二元助熔剂进行测定,并对助熔剂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碳酸钠校准的助熔剂条件为在样品上方依次加入1.00 g纯铁粉、2.0 g钨粒,钢铁样品的条件为在样品上方依次加入2.0 g钨粒、0.50 g纯铁粉。采用上述优化的助熔剂条件测定碳酸钠校准样,并绘制校准曲线,碳质量分数的校准范围为1.00%~5.00%,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 9。采用优化的助熔剂条件对8个高碳钢铁标样中的碳含量进行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吻合,这说明碳酸钠校准样与钢铁样品中碳的燃烧释放率一致。将上述实验方法应用于5个钢铁生产样品中碳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n=5)为0.21%~0.33%,结果与管式炉燃烧-重量法基本一致。
- 钟华
- 关键词:碳酸钠钢铁碳助熔剂
- 脉冲加热-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钒铝合金中氢被引量:13
- 2013年
- 对脉冲加热-红外吸收法测定钒铝合金中氢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对分析功率、称样量和校正标样等测试条件进行了讨论。实验表明钒铝合金中的氢易释放,对于AlV85样品中氢,热提取法和熔融法测定结果一致;但AlV50样品中氢,热提取法的结果略高于熔融法,故实验中选用热提取法测定钒铝合金中氢量。热提取法用0.75g金属锡作助熔剂,于4.0kW分析功率条件下测定钛标准样品中氢来确定氢工作曲线的校正系数,在1.5kW分析功率下测定钒铝合金中氢,测定结果与高频感应-热导法(用5g钢标准样品对氢的测定进行校正)结果吻合。对3个钒铝合金中氢量进行了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6.5%(n=8)。
- 钟华
- 关键词:脉冲加热红外吸收法氢
- 钢中氧氮氢同时测定方法中氢空白值的控制被引量:4
- 2016年
- 针对钢中氧、氮、氢同时测定方法中氢测定结果较低温测氢法异常偏高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通过比较氢含量极低钢样的两种测定方法的氢结果,得出氧、氮、氢同时测定方法中石墨坩埚的氢杂质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降低石墨坩埚中的氢杂质,实验提出将坩埚于45O~480℃加热处理48h用于日常分析,分析系统的氢空白值从O.69μg/g降低至O.12μg/g,同时提高了方法的精密度,11次空白值的标准偏差为O.06μg/g。按实验提出的方法对氢空白进行控制后,钢中氧、氮、氢同时测定方法中氢的分析结果与低温单独测氢法一致;钢中1.2~6.8μg/g的氢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1.O%~12.2%,满足炼钢炉前分析的要求。
- 钟华
- 关键词:氧氮氢石墨坩埚预处理
- 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分析不同压下工艺下管线钢连铸板坯的质量
- 张婷婷钟华
- 钒对YQ450NQR1高强度耐候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以含钒YQ450NQR1高强度耐候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高分辨率电镜、相分析等试验,研究了不同V含量试验钢的金相组织、钒析出行为,探讨了钒析出量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钢热轧态组织为块状铁素体+珠光体...
- 刘庆春钟华郑之旺
- 关键词:高强度耐候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钒精细化工产品偏钒酸钾分析检测方法研究
- 彭慧仙成勇杨新能杨平苏洋钟华冯宗平李千文袁金红
- 产品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全钒含量不小于37%,钾含量不小于26%,铁含量不大于0.02%,钠含量不大于0.2%;经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专利、标准检索结果进行分析,有四苯硼钾重量法测定钾含量的分析方法国内文献报道、未见偏钒酸钾标...
- 关键词:
- 宇航级钒铝合金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 孙朝晖陈海军邓孝伯王永钢尹丹凤周芳鲜勇成勇汤文江孙德祥程晓哲高官金殷兆迁向丽李海丰钟华景涵孟伟巍杜光超
- 攀钢于2009年成立了"宇航级钒铝合金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从国内市场潜能出发,围绕钛合金巨大的产品优势,通过产品机理、实验室、半工业、工程化试验等阶段的研究,完成了制备宇航级钒铝合金的产业化试验,得到了高品质V2...
- 关键词:
- 纯化学物质校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钛及钛合金中碳被引量:22
- 2012年
- 研究了纯化学物质校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钛及钛合金中碳含量的分析方法。对钛及钛合金、校准样品(蔗糖)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碳量中所使用的助熔剂进行了条件试验,确定二元助熔剂(0.50g Sn+1.50g Cu)能为钛及钛合金提供最佳释放条件。在钛及钛合金助熔剂(0.50g Sn+1.50g Cu)的基础上,加入0.500g纯铁有助于纯化学物质(蔗糖)中碳的释放,测定结果与加入0.500g纯钛的结果一致。采用不同碳含量的蔗糖标准溶液建立了校准曲线,测定范围为0.004%~0.060%(碳质量分数)。采用该校准曲线测定了10个钛及钛合金标准样品中的碳含量,测定结果与认定值吻合。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分析结果与重量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8)为0.8%~5.1%。
- 钟华
- 关键词:蔗糖钛钛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