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磊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影响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响应
  • 1篇地震响应研究
  • 1篇形变
  • 1篇形变特征
  • 1篇特征数
  • 1篇特征数据
  • 1篇曲线梁
  • 1篇曲线梁桥
  • 1篇钨矿
  • 1篇矽肺
  • 1篇矽肺病
  • 1篇相关性矩阵
  • 1篇矩阵
  • 1篇开采沉陷
  • 1篇加权
  • 1篇STM
  • 1篇ILS

机构

  • 4篇江西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陈磊
  • 2篇肖海平
  • 1篇彭涛
  • 1篇阳平
  • 1篇陈研文

传媒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考虑局部地形影响的曲线梁桥地震输入方向与地震响应研究
近十几年来,我国地震频发,尤其是西部地区,这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桥梁作为人民的生命线工程,一旦被地震破坏,对道路的交通及后续的救援工作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就山区中常见的曲线梁桥抗震设计中,考虑地震波影响的...
陈磊
关键词:曲线梁桥地震响应
加权信息量支持下融合InSAR形变特征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2024年
使用SBAS-InSAR处理六盘水市水城区2018-07~2019-08共69景Sentinel-1A卫星影像,获取地表形变作为动态评价因子,用于完善传统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缺乏动态特征数据应用的问题。结果表明,使用10种静态评价因子融合InSAR形变特征数据作为动态评价因子,在耦合层次分析法与信息量法的加权信息量模型下对比仅使用静态特征数据,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6 02和0.888 68,模型性能提升约13.3%;再将历史灾害点叠加于2种分区图下检验分区精度,相比于未融入形变特征,融入形变特征可纠正约12.44%的误分类区域,能较好地提升分区的可靠性。
肖海平万俊辉陈兰兰范永超陈磊
关键词:相关性矩阵
某钨矿矽肺病致因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
某钨矿历年来矽肺病发病率较高,给职工的身心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同时也给企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该钨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程度的分析及矽肺病发病情况的调查,得出了矽肺病多发的原因...
彭涛阳平陈磊陈研文
关键词:矽肺病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融合SBAS-InSAR技术与GRO-BiLSTM模型的开采沉陷边界划定方法
2024年
确定矿山开采沉陷边界有助于评估矿区生产活动对周围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潜在影响,为制定有效的灾害防控措施提供技术手段。充分考虑到概率积分法等传统方法在划定矿山开采沉陷边界时的不足,采用在获取矿区大范围高精度地表沉降数据方面具有优势的SBAS-InSAR技术,并结合淘金算法(Gold Rush Optimizer,GRO)优化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BiLSTM)模型的预测方法,实现矿区开采沉陷边界划定。以红会煤矿为研究对象,依据SBAS-InSAR技术提取矿区沉降边缘高相干点在2018-11-29—2020-02-04时间段内共37期沉降数据,以下沉10 mm等值线划定沉陷边界,利用GRO-BiLSTM优化模型预测高相干点的地表沉降值,并将预测结果与LSTM和BiLSTM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RO-BiLSTM模型在整体测试集中均方根误差为3.204mm,比LSTM和BiLSTM模型分别降低了22.16%和8.21%;平均绝对误差为2.062 mm,比LSTM和BiLSTM模型分别降低了23.96%和5.43%,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监测和预测矿区边界地区的沉陷状况。
肖海平范永超陈兰兰万俊辉陈磊
关键词:开采沉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