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芳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ROS调控MMPs对子宫内膜崩解的作用被引量:2
- 2015年
- 子宫内膜周期性的剥脱是高等灵长类动物特有的生理现象。活性氧(ROS)在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试图弄清ROS是否对子宫内膜的剥脱起作用以及通过调控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起作用。本研究采用雌性C57小鼠去势,序惯性地给予雌孕激素模拟增殖期和分泌期,花生油注射至宫腔以人工诱导蜕膜化,将孕酮皮埋管移除以造成孕酮的撤退,建立小鼠月经样模型,并在孕酮撤退前1 h、3 h和7 h给予抗氧化剂NAC消除ROS;利用大体和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的状态,显示350 mg/kg NAC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的剥脱;利用Western方法检测ROS在月经发生过程中对MMP-2、MMP-9和MMP-13的调控作用,显示NAC处理组与对照组比,NAC能够抑制MMP-9在24 h的表达,也能够抑制MMP-13在16 h和24 h的表达,但并不能抑制MMP-2在16 h和24 h的表达。因此,ROS在小鼠月经样模型中通过调控MMPs特别是MMP-9和MMP-13对子宫内膜的崩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刘书言武斌陈西华王树芳刘建兵王介东贺斌徐祥波
- 关键词:月经剥脱金属基质蛋白酶
- ROS对子宫内膜崩解的作用被引量:1
- 2015年
- 为探讨ROS在小鼠月经样模型中的作用,将雌性C57小鼠去势,序惯性的给予雌二醇(E2)或孕酮(P4),模拟增殖期和分泌期,花生油注射至宫腔以人工诱导蜕膜化,将孕酮皮埋管移除以造成孕酮的撤退,建立小鼠月经样模型,并在孕酮撤退前1、3、7h给予抗氧化剂NAC消除ROS,利用大体变化、阴道细胞学涂片和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子宫的状态,并利用氮蓝四唑(NBT)染色的组织超氧阴离子色度法检测ROS的含量,以研究ROS在月经发生过程中对子宫内膜崩解的作用。阴道细胞学涂片显示,350 mg/kg和500mg/kg NAC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的出血,而200mg/kg NAC则不能,子宫大体和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350mg/kg和500mg/kg NAC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的崩解,而200mg/kg NAC则不能,同时,350mg/kg和500mg/kg NAC能够显著抑制ROS的产生,而200mg/kg NAC则没有。说明350mg/kg是抑制子宫内膜崩解的合适剂量,且ROS对子宫内膜的崩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刘书言武斌陈西华贺斌王树芳刘建兵徐祥波王介东
- 关键词:子宫内膜崩解活性氧小鼠
- HIF1A与VEGF在小鼠月经样模型的表达与共定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在小鼠月经模型基础上,研究低氧诱导因子(HIF1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定位,探索HIF1A与VEGF在月经发生中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小鼠月经样模型,假孕小鼠通过花生油子宫腔注射的方法诱导小鼠子宫内膜发生蜕膜化,切除卵巢致孕酮(P4)撤退以模拟月经的发生。在P4撤退后0、8、12、16、24h分别收集小鼠子宫;利用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IF1A、VEGF的定位与表达量,利用Real-time PCR检测二者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HIF1A与VEGF的表达变化趋势与相关性。结果 P4撤退后,小鼠子宫内膜发生崩解出血,模拟月经发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IF1A蛋白在P4撤退后12、16h,内膜基质蜕膜细胞核中的表达量逐渐升高;HIF1A表达区域与VEGF表达的区域均集中在子宫内膜蜕膜化区域外周,即崩解组织与基底层交界区域。Western blot蛋白定量结果显示,细胞核中HIF1A蛋白表达量在P4撤退后8、12、16h显著增高,VEGF在细胞质中的表达量在P4撤退后0、8、12h较高。HIF1A与VEGF mRNA的表达变化趋势非常相似,即P4撤退后,逐渐升高,在12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结论结果提示月经发生子宫内膜崩解中,HIF1A转录因子功能激活并调节VEGF mRNA的表达。
- 庄太凤陈西华贺斌陆超刘建兵王树芳周芳郭士格南楠王介东徐祥波
- 关键词:VEGF子宫内膜
- 小鼠药理性月经模型中孕酮撤退激活NF-κB状态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在小鼠药理性月经样模型中,阻断孕酮作用后子宫内膜组织崩解过程中核转录因子NF-κB激活状态。方法:切除卵巢后小鼠在诱导蜕膜化之后给予米非司酮处理模拟月经样出血,取部分子宫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米非司酮处理(即孕酮撤退)后不同时期NF-κB激活及NF-κB上游信号分子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阻断孕酮作用后NF-κBp65显著入核,p50入核不明显。蛋白印迹实验显示,p50和p65蛋白发生了核浆转移,在孕酮撤退12h后核蛋白中表达量最高。NF-κB诱导性激酶、磷酸化IKK-β、磷酸化IκB-α在阻断孕酮作用后的各个时期都有表达,且各时相表达均有差异。结论:孕酮撤退可能通过NF-κB诱导性激酶、磷酸化IKK-β,继而磷酸化IκB-α通路激活NF-κB。
- 李云峰王菊惠王树芳徐丙元刘建兵张树成徐祥波贺斌王介东
- 关键词:米非司酮
- 环氧合酶在小鼠子宫内膜崩解过程中的定位被引量:2
- 2015年
-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生物体内参与催化前列腺素生成的一种关键酶,虽然COX有COX-1和COX-2两种同工酶的形式,但这两种同工酶催化底物、抑制剂、组织和细胞内定位以及生理功能有较大差异。本研究利用小鼠生理性孕酮撤退月经模型,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COX-1和COX-2在月经期子宫内膜崩解过程中的定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两种蛋白质都定位于子宫腔上皮及其附近和内膜崩解区域,且COX-2在子宫内膜蜕膜化区域与基底层分离的外周也有表达,提示COX在参与子宫内膜崩解出血起到一定的作用。
- 赵皓琦曹惠子陈西华王树芳刘建兵李云峰贺斌王介东刘书言徐祥波
- 着床后雌激素对兔妊娠及胎盘建立的作用和束缚应激对小鼠子宫内膜崩解的作用
- 胎盘形成过程中,伴随着母体子宫内膜螺旋动脉的重塑。螺旋动脉重塑不完整会导致子宫动脉管径较小、胎盘植入不足等。临床研究显示,低水平雌二醇容易造成着床不够深,而高雌激素水平生产低体重儿的风险增加,可见雌激素对胎盘植入深度存在...
- 王树芳
- 关键词:雌激素滋养层细胞束缚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