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菊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汉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胡蜂蛰伤患者伤后1周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肌酐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总结胡蜂蛰伤患者伤后1周内血清肌酸激酶(CK)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肌酐的影响。方法选取汉中市中心医院2014年7月至2021年8月之间收住院的240例胡蜂蜇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伤后1周的CK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肌酐的影响。结果CK峰值水平>1000 U/L的患者共有149例,峰值均出现在前4天内,其中伤后第2天占比44.30%,第3天占比33.56%。240例患者中Cr>110μmol/L共50例(20.83%),CK峰值水平越高,Cr>110μmol/L的比例越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832~0.932,P<0.001)。CK峰值≥6800.5 U/L时,对应的灵敏度为77.6%,特异度为83.8%。结论胡蜂蛰伤患者CK达峰值时间在伤后第1~4天,其中以第2~3天最常见。CK峰值水平对Cr>110μmol/L有较好的预测价值,CK峰值的界值为6800.5 U/L时,对应Cr升高的灵敏度为77.6%,特异度为83.8%。
- 王兰郭新成刘海霞张冬菊赵晓静
-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血清肌酸激酶肾损伤
- 血尿酸水平对腹膜透析病人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分析血尿酸水平对连续性腹膜透析(CAPD)病人残余肾功能(RRF)变化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规律随访的143例CAPD病人,通过5次访视,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原发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别嘌醇的使用情况,血尿酸、血白蛋白、尿素氮、血钙、总胆固醇、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血磷、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清肌酐、三酰甘油以及肌酐清除率等生化指标。结果高尿酸组病人的血尿酸水平在访视过程中变化显著(F=6.269,P<0.001),上升率达到22.72%,非高尿酸组的血尿酸水平变化不显著(F=1.215,P=0.305);两组病人的RRF均出现下降,高尿酸组较非高尿酸组下降速率更快(41.34%比28.13%);高尿酸组血尿酸水平与RRF之间关系的单因素分析结果(t=−2.968,P=0.002)与多因素分析结果(t=−3.185,P=0.011)均显示,高尿酸血症(HUA)为CAPD病人RRF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非高尿酸组CAPD病人的血尿酸水平与RRF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UA为CAPD病人RRF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冬菊张冬菊尹爱萍吕晶王敬
- 关键词:腹膜透析血尿酸残余肾功能
- 急诊直视气管插管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急诊直视气管插管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汉中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根据气管插管方式分为对照组(实施经喉气管插管抢救)与观察组(采用急诊直视气管插管抢救),每组40例。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心肺复苏成功率、气管插管所用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成功率(97.50%,39/40)和心肺复苏成功率(87.50%,35/40)均高于对照组(85.00%,34/40;62.50%,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1/40)低于对照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直视气管插管用于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中,有助于缩短气管插管时间,提高心肺复苏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 苗云凤刘海霞张冬菊蒲燕
- 关键词:气管插管急诊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率
- 蜂蜇伤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评估蜂蜇伤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蜂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AKI将其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和生化指标特征。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蜂蜇伤致AKI的危险因素。结果共356例蜂蜇伤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56.0(45.0,64.0)岁,男性196例(55.1%),高血压59例(16.6%),糖尿病13例(3.6%)。AKI组患者51例(14.3%),非AKI组患者305例(85.7%)。基线资料与生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蜇伤部位(全身/局部)比例、蜇伤数目、肉眼血尿比例、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肌酸激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蛋白尿比例及尿隐血比例等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蜇伤数目增加(每增加10针,OR=1.866,95%CI 1.289~2.071,P=0.001)、肉眼血尿(OR=9.770,95%CI 2.586~36.910,P=0.001)、血红蛋白降低(每增加1 g/L,OR=0.016,95%CI 0.001~0.355,P=0.009)、天冬氨酸转氨酶增加(每增加100 U/L,OR=1.311,95%CI 1.144~1.502,P<0.001)和总胆红素增加(每增加10μmol/L,OR=1.200,95%CI 1.008~1.430,P=0.041)是蜂蜇伤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蜂蜇伤数目增加、肉眼血尿、血红蛋白降低、天冬氨酸转氨酶增加和总胆红素增加是蜂蜇伤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冬菊蒋红利魏丽敏聂娜陈蕾王敬龚剑章峰郭晓超邓莹李晓蕾徐娇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蜂蜇伤
- 围手术期预防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诱发的缺血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预防及早期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诱发的缺血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血管外科行人工血管动静脉瘘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及治疗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 2017年1月~2018年4月行上肢人工血管动静脉瘘共129例,87例患者出现轻中度缺血症状,平均年龄(58.9±11.2)岁,平均透析时间(76.3±64.5)月;Ⅰ级缺血患者59例(67.8%),Ⅱa级缺血患者28例(32.2%),其中麻木27例,疼痛1例;术后即刻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较术前延长[(3.69±0.45)s vs.(1.58±0.14)s,P<0.001],采取保暖措施、前列地尔扩血管治疗、罂粟碱解痉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逐渐恢复,术后第5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172)。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第5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比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F=1588.274,P<0.001。结论患者行人工血管动静脉瘘术前全面评估,术中合理设计,术后予以保暖、扩血管、解痉治疗,能有效预防并降低术后缺血发生。
- 张冬菊张冬菊施娅雪葛玮婧刘思洁刘思洁鲍雪东王世超
- 关键词:血液透析缺血
- 下调的miR-21通过激活NF-κB通路促进IgA肾病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肾脏组织中miR-21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分别收集7例IgA肾病患者肾穿组织和6例镜下病理检查正常的肾皮质组织,应用qRT-PCR对其分析miR-21的表达。结果:miR-21在IgAN组织中的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miR-21低表达可以使p65磷酸化而激活NF-κB通路。结论:miR-21低表达通过磷酸化p65激活NF-κB通路从而增强IgAN病理的炎性反应。
- 张莹龚剑李晓蕾张冬菊
- 关键词:微小RNAIGA肾病P65
- 胡蜂蜇伤患者过敏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总结胡蜂蜇伤患者过敏反应的临床特征并探索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汉中市中心医院2014年7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575例胡蜂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34例,并将出现过敏反应的404例患者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分析其过敏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胡蜂蜇伤患者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93.09%。404例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中,94.06%出现皮肤系统过敏反应,42.82%出现循环系统过敏反应,41.34%出现消化系统过敏反应,5.94%出现呼吸系统过敏反应。女性患者的消化系统表现占比高于男性(P<0.05)。出现过敏反应患者中,2.48%涉及4个系统,18.81%涉及3个系统,38.86%涉及2个系统,39.85%涉及1个系统;其中36.39%为Ⅰ级过敏反应,52.23%为Ⅱ级过敏反应,11.39%为Ⅲ级及以上过敏反应。Ⅲ级及以上过敏反应患者发生蜇伤创面数>30处的占比高于Ⅰ、Ⅱ级过敏反应患者(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发生循环及呼吸系统症状、4个及1个系统过敏表现、Ⅲ级及以上程度和Ⅰ级的过敏反应占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胡蜂蜇伤患者的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其中以皮肤系统表现最常见,其次为循环、消化系统表现,女性比男性患者更易出现消化系统表现。蜇伤创面数>30处患者更易出现Ⅲ级及以上程度过敏反应。胡蜂蜇伤后发生Ⅲ级及以上程度过敏反应、4个系统过敏症状或呼吸、循环系统过敏症状患者的死亡率较高。
- 王兰郭新成刘海霞张冬菊
- 关键词:过敏反应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