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邦霞
- 作品数:24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CD82/KAI1基因在假孕及延迟着床小鼠子宫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 目的:胚胎着床是胎生哺乳动物及人类生殖生理的重要环节,胚胎着床的关键步骤是胚胎滋养层细胞对子宫内膜的侵入,进而与母体成分形成胎盘。比较发现,滋养层细胞的侵入特性与肿瘤细胞的侵袭特性十分相似。CD82/KAI l基因是一种...
- 赵邦霞
- 关键词:胚胎着床胚胎植入假孕分子机理
- 文献传递
- 瘦素在着床前小鼠胚胎中的表达及其对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在围着床期小鼠胚胎中的表达规律和分布情况以及leptin抗体对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雌性NIH小鼠超排后与雄鼠交配,分别在妊娠1~4d上午从输卵管或子宫角冲取相应时期的胚胎,用于以下实验:①分别提取总RNA,检测胚胎中leptin mRNA表达情况。②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leptin蛋白在囊胚的表达和分布情况。③将8-细胞小鼠胚胎培养于含不同浓度leptin抗体的培养液中,观察囊胚形成及脱透明带的情况。结果leptin mRNA仅在囊胚期特异性表达,其余各时期胚胎未见表达;leptin蛋白在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和内细胞团的细胞质和细胞膜呈阳性表达,而在细胞核无表达。一定浓度的leptin抗体可明显降低囊胚的形成率(1∶400,P<0.05)和脱带率(1∶1600,P<0.05),且随着抗体浓度的增加,这种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leptin能促进着床前胚胎发育,同时也可能参与了胚胎着床过程。
- 高立芳赵邦霞谭冬梅何明忠谭毅
- 关键词:瘦素胚胎发育免疫荧光
- 肿瘤转移抑制因子CD9/MRP-1基因在小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的动态表达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CD9)/运动相关蛋白(MRP-1)mRNA和蛋白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CD9/MRP-1mRNA和蛋白在早孕和假孕小鼠子宫中的表达规律。结果:早孕d1-4小鼠子宫组织均有CD9/MRP-1mRNA表达,且d4表达最多;其蛋白主要表达在d1-4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且早孕d2-4CD9/MRP-1在子宫基质细胞散在阳性表达。假孕d1-8小鼠子宫组织均有CD9/MRP-1mRNA表达,假孕d5表达开始增加,至d6达到峰值。而CD9/MRP-1蛋白在假孕d1-8子宫内膜腺上皮均有表达,而子宫内膜腔上皮均无表达。假孕d2-5,子宫基质细胞出现散在阳性表达。结论:①CD9/MRP-1在早孕小鼠子宫中呈动态表达,提示它在胚胎精确侵袭子宫内膜的调节中发挥作用。②CD9/MRP-1在妊娠小鼠子宫的表达是非胚胎依赖性的。
- 谭冬梅何明忠赵邦霞彭洪英谭毅
- 关键词:子宫内膜胚胎着床
- 万艾可对促排卵期子宫发育不良患者内膜容受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万艾可在促排卵过程中对子宫内膜过薄患者内膜厚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2例既往促排卵周期中子宫内膜生长不良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5例):于克罗米芬(CC)/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第8天阴道放置万艾可(100 mg/d)至排卵,B组(57例)单纯CC/hCG促排卵。检测用药前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形态学变化、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和血流阻力指数(RI)、以及妊娠率。结果:A组子宫内膜明显增厚,子宫内膜三线征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PI和RI值显著降低(P<0.01),妊娠率(26.2%)也显著高于B组(10.5%)(P<0.05)。结论:万艾可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助于胚胎着床,提高妊娠率。
- 赵邦霞田晓华陈冬丽刘华王超云
- 关键词:西地那非万艾可子宫内膜容受性妊娠
- 计算机辅助精液质量分析系统参数调校方法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调校精子质量分析系统的体积参数和速度参数。方法:按WHO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自制精液分析的标准品,分别进行人工分析、CASA分析精子的浓度和活力,以人工分析结果来调校精子质量分析系统的体积、速度参数。结果:自制标准品的人工分析精子浓度(×106/mL)、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分别为47.6±3.3、56.6±4.9、36.4±3.8;精子质量分析系统调校前、后的精子浓度(×106/mL)、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分别为74.8±7.5、53.3±3.6、31.9±2.8和51.3±5.1、55.1±4.5、37.5±3.4。精子质量分析系统体积参数调校前计算出的精子浓度与人工分析结果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虽然精子质量分析系统经过厂家的定标,但在临床使用前仍有必要进行体积和速度参数设置。
- 田晓华赵邦霞陈冬丽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精子浓度精子活力
- 肿瘤转移抑制因子CD63/ME491基因在小鼠子宫内膜表达的动态观察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了解小鼠动情周期和早孕子宫中CD63/ME491 mRNA和蛋白的表达规律,探讨CD63/ME491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观察CD63/ME49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整个动情周期中,CD63/ME491 mRNA在动情间期表达最多,而在动情期表达最少,但蛋白质却是在动情前期和间期表达最丰富,子宫内膜上皮和基质细胞均呈阳性。早孕的小鼠子宫组织均有CD63/ME491 mRNA表达,且在胚胎开始植入的第4天表达最多,以后维持在较高的表达水平。CD63/ME491蛋白在妊娠第1~6天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呈阳性表达。但在基质细胞表达的量和范围却不同:妊娠第1天,无CD63/ME491蛋白的表达;妊娠第2天,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出现微弱阳性表达;以后CD63/ME491蛋白在基质细胞的表达量和表达范围逐渐增强。结论在胚胎着床过程中,CD63/ME491在小鼠子宫中呈动态表达,提示它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对滋养层细胞有限侵袭的调控。
- 赵邦霞谭冬梅何明忠陈媛高立芳谭毅
- 关键词:子宫内膜胚胎着床
- 伊红Y活体染色对附睾穿刺精子活率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田晓华赵邦霞陈冬丽王超云
- 关键词:精子活率附睾穿刺活体染色梗阻性无精子症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
- 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授精时机与人工授精临床结局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授精时机对人工授精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进行的204个夫精人工授精周期的资料,授精日取精后采用直接上游或非连续密度梯度法优化精子,按WHO标准计算优化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根据前向运动精子总数(×106)的不同分为2~5、5~10、>10组;根据人工授精时机分为排卵前组、排卵后组和排卵前后组,统计各组的临床妊娠率.结果 2~5、5~10、>10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1%、14.7%和21.0%;排卵前组、排卵后组、排卵前后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6.7%、15.4%和13.5%;不同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不同授精时机各进行1次人工授精的临床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液优化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在排卵前后的不同时机进行授精对临床妊娠率没有显著影响.
- 田晓华陈冬丽王超云赵邦霞
- 关键词:宫腔内人工授精精子浓度精子活力
- 逆行射精精子冷冻保存在宫腔内人工授精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逆行射精患者尿液中回收精子的冷冻保存及其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周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12月至2011年1月逆行射精患者共计7例,嘱其按要求留取射精后的尿液,充分洗涤后实施液氮蒸汽法超低温精子冷冻,共冻存精液标本14人份。IUI周期时将冻存精子解冻、优化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结果:冷冻前、解冻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分别为(19.9±10.4)×106和(6.9±4.2)×106,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解冻优化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为(2.6±1.7)×106,实施IUI 8个周期,临床妊娠1例。结论:超低温冷冻会明显降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但多次冷冻后一次复苏行IUI可能是治疗逆行射精所致不育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 田晓华陈冬丽刘华王超云赵邦霞
- 关键词:逆行射精人工授精
- 夫精人工授精治疗中取精失败患者的干预对策和效果评估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夫精人工授精治疗中取精失败患者的主动和被动干预对策,并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夫精人工授精治疗的男性患者214例,对其中9例在进入治疗周期前表现有明显取精失败(或取精困难)的患者接受主动和被动干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手淫法取精练习、药物治疗、影音刺激、精液预先冻存等措施。结果接受夫精人工授精治疗中取精困难的9例患者经干预后8例顺利完成取精过程。结论主动和被动干预治疗可有效提高取精失败患者人工授精日的取精成功率。
- 田晓华赵邦霞陈冬丽
- 关键词:夫精人工授精干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