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岩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信贷
  • 2篇金融
  • 1篇信贷配给
  • 1篇信息识别
  • 1篇信用
  • 1篇信用体系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示范村
  • 1篇农村
  • 1篇农户
  • 1篇农户小额信贷
  • 1篇普惠
  • 1篇普惠金融
  • 1篇小额信贷
  • 1篇金融扶贫
  • 1篇扶贫
  • 1篇场域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银行

作者

  • 2篇梁岩

传媒

  • 2篇华北金融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乡村振兴、场域信用与农户小额信贷供给机制创新——基于对2018年全国金融扶贫培训班示范村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运用交易成本、发展经济学和组织制度学理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农户小额信贷扶贫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把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置于乡村振兴的不同场域环境中,对开展此项业务的效益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一个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的局部乡村场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场域信用+农户小额信贷”的供给机制创新可以实现扶贫与可持续发展的兼得。安徽省灵璧县农商行与马庄村积极合作,通过完善业务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模式,使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开展成效显著,成为2018年全国金融扶贫培训班的典范。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在率先实现“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的行政村,积极与村两委合作,推动网格状、场域化的农村信用体系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具有场域信用特色的农户小额信贷供给机制创新,加大农户小额信贷投放,促进农村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梁岩
关键词:小额信贷实证研究
信用信息识别型信贷配给及二元信用约束条件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困境与纾解被引量:2
2016年
内生于风险控制的信用信息识别型信贷配给,及其诱致性、"碎片化"的农村二元性信用约束,是目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陷入困境的二个主要因素。创新金融与不同社会经济组织相联结的信贷供给模式,构建显性和隐性二元信用"共融、共享"的普惠型农村信用体系,是纾解困境、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梁岩
关键词:信贷配给普惠金融信用体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