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雪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警辽宁总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冲洗(气)条件对机用镍钛锉预备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比较4种连续冲洗(气)法条件下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的效率。方法:建立机用镍钛锉折断的控力预备模型,使用机用Pro Taper Universal(PTU)F1型锉,记录干钻、干气、水气与水流4种不同冲洗(气)条件下每1支F1预备根管数量和预备1个根管的提拉次数。SPSS 21.0统计分析。结果:每1个F1预备根管数(x珋±s)为:干钻组3.80±2.24;干气组3.77±1.73;水气组5.73±3.00;水流组7.71±2.07。1个F1预备1个根管的平均提拉次数(x珋±s)分别为:干钻组22.74±8.23;干气组20.43±3.90;水气组14.83±1.90;水流组14.65±2.56。结论:水流连续冲洗法预备根管数量更多且效率更快。
- 孙一丹李岩峰李岩峰孙小雪刘坦然刘坦然胡品施婷婷
- 关键词:根管预备机用镍钛锉冲洗法器械分离
- 两种异种骨在双侧下颌智齿位点保存后配对比较及组织学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脱蛋白猪骨矿物基质(DPBM,The Graft)与脱蛋白牛骨矿物基质(DBBM,Bio-Oss)在位点保存后配对比较并观察二者成骨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7例双侧下颌智齿阻生患者,将二者随机植入左右两侧,均覆盖屏障膜。分别于术后即刻(T_0)、12周(T_(12))、24周(T_(24))拍摄锥形束CT,测量两组牙槽窝颊舌侧骨壁厚度及相应高度、宽度。利用SPSS21.0对两侧牙槽窝前12周(T_0-T_(12))、后12周(T_(12)-T_(24))、总24周(T_0-T_(24))时各指标的改变值做配对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24周时取部分患者植骨术区少量骨块,经H E染色,镜下观察两种异种骨成骨情况。结果:配对t检验显示双侧牙槽窝颊舌侧骨壁厚度、高度及宽度改变值在T_0-T_(12)、T_(12)-T_(24)、T_0-T_(24)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在T_0-T_(12)与T_(12)-T_(24)时,Graft侧舌侧厚度、高度改变值,Bio-Oss侧舌侧高度改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_(12)-T_(24)与T_0-T_(24)时,Graft侧舌与Bio-Oss侧舌侧厚度、舌侧高度、宽度改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观察显示,24周时两种异种骨材料周围均有新形成的骨组织及纤维结缔组织紧密结合,受检区均未发现炎性反应。结论:The Graft与Bio-Oss用于下颌智齿位点保存后,在牙槽窝骨壁吸收速率及程度上表现相似;且较薄的舌侧骨壁垂直向、水平向吸收远多于颊侧骨壁,骨吸收多发生于前12周;The Graft与Bio-Oss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引导性。
- 吕源李岩峰祝洁孙小雪胡品李长健
- 关键词:异种骨位点保存锥形束CT组织学观察
- 山羊上颌窦及额窦黏膜可承受压强的对比
- 2015年
- 目的探讨山羊鼻窦(上颌窦及额窦)黏膜的可承受压强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原因,为上颌窦底提升术中涉及黏膜问题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从获取的每块鼻窦黏膜(上颌窦顶、上颌窦底及额窦黏膜)上切取所需大小黏膜,以推拉力计及自制夹具、压具测得可承受压强数值,采用配对t检验确定参数之间的关系,P<0.05被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山羊上颌窦顶黏膜可承受压强为260.08±80.12 Kpa,窦底黏膜为306.90±94.37 Kpa,额窦黏膜为121.72±31.72 Kpa。上颌窦顶与额窦、上颌窦底与额窦、窦顶与窦底黏膜可承受压强均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窦顶黏膜较额窦可承受压强大,上颌窦底黏膜较额窦可承受压强大,上颌窦底黏膜较窦顶黏膜可承受压强也大。结论额窦、上颌窦顶、上颌窦底黏膜可承受压强之间存在差异,且依次增大。
- 韩奕诗任桓孙小雪李岩峰孙一丹张月胡品包文雅
- 关键词:山羊上颌窦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