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卫明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地质
  • 3篇江陵凹陷
  • 3篇凹陷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油气
  • 2篇油气地质
  • 2篇找矿
  • 2篇盆地
  • 2篇金矿
  • 2篇金矿床
  • 2篇矿床
  • 2篇矿体
  • 2篇江汉盆地
  • 1篇地球化学场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区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烟筒
  • 1篇隐爆角砾岩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吉林省有色金...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5篇蒋卫明
  • 2篇冯年忠
  • 2篇王高峰
  • 2篇王政
  • 1篇阳芳
  • 1篇陈金荣
  • 1篇常玉玺
  • 1篇李建华

传媒

  • 2篇吉林地质
  • 2篇江汉石油科技
  • 1篇江汉石油职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构造样式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周缘构造体系多变,基底结构复杂,构造运动多期,构造样式丰富。从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时间四方面分析入手,将构造样式按成因分为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两大类,并进一步划分为七个亚类。构造演化研究表明:基底卷入型构造的形成、定型期一般要早于盖层滑脱型构造的形成、定型期。
冯年忠蒋卫明阳芳
关键词:构造样式江汉盆地江陵凹陷盖层构造几何学滑脱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荆沙剥蚀面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论述了江汉盆地江陵凹陷荆沙剥蚀面的识别与类型,提出该剥蚀面的模式有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两大类,在地震剖面中以“截凸补凹”的形式出现。荆沙期为强烈断陷期,由于断隆抬升的不均衡性,造成不同地段与不同时代的地层以不同形式相接触,研究表明江陵凹陷荆沙剥蚀面可能是同期形成的。用镜质体反射率图解法、地震剖面几何比例法等方法计算了剥蚀量,编制了全凹陷的剥蚀强度图,对江陵凹陷的深化勘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冯年忠陈金荣蒋卫明
关键词: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侵蚀面不整合面油气地质
吉林省梅河口市张家沟区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2014年
吉林省梅河口市张家沟区金矿床矿体位于槽台过渡带靠近台区一侧,且基底岩系金丰度值高。区域构造结点有隐爆角砾岩筒存在,岩筒内有硫化物-石英细脉、网脉出现。找矿重点区域应为靠近烟筒桥子一侧的火山角砾岩筒之中。
王高峰王政常玉玺蒋卫明
关键词:金矿床矿体矿床成因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烟筒桥子金矿床3号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标志
2014年
烟筒桥子金矿床是以隐爆角砾岩筒型矿化为主体的金矿床,以矿区3号矿体为主要对象,通过对该矿体岩、矿石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该类矿体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12种元素中,Au与Ag、Bi、Pb和Zn元素具有相似的富集趋势。这些元素的的富集规律可用于隐爆角砾岩体中金矿体的找矿标志之一。
蒋卫明王政王高峰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隐爆角砾岩金矿床
江陵凹陷复兴场地区地质结构与油气成藏规律被引量:2
2005年
 通过对江陵凹陷复兴场地区地质结构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揭示出该区地质结构特征、储层物性变化与油气运移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油气聚集过程和分布规律,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利用MDI油气地质综合预测软件对圈闭的含油气信息进行了预测,指出油气勘探目标。
蒋卫明李建华
关键词:江陵凹陷油气成藏规律油气成藏模式油气聚集油气地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