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欣
- 作品数:2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接受美学视角下铁凝《麦秸垛》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 2018年
- 该文在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人物的接受美学指导思想下,从期待视野、视野重构和召唤结构角度入手,分析了铁凝中篇小说《麦秸垛》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技巧。
- 王立欣郑可欣
- 关键词:接受美学翻译策略
- 论“文质之争”的深层原因
- 2018年
- 文质之争作为中国翻译史上首次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论,对后来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研究,尤其是翻译方法论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挖掘文质之争对当代翻译学研究的影响和作用,本文通过简要回顾文质之争的发展过程,深入阐明了文质之争发生的深层原因,希翼为中国翻译方法论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 王立欣邱露露
- 从化境论视角对毛泽东诗词英译本探究——以许渊冲和辜正坤译本为例
- 2021年
- 在钱钟书先生化境论视角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对比许渊冲先生和辜正坤先生关于毛泽东诗词的英译本,探究译者在诗词英译中对于“化”的追求。
- 李政剑王立欣连凯宇
-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化境诗词翻译
-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地下铁道》女主人公的文化身份建构
- 2021年
- 美国著名作家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小说《地下铁道》讲述了19世纪中期美国黑奴少女科拉一路北上惊心动魄的逃亡故事。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解读小说《地下铁道》中女主人公科拉的文化身份建构问题,探讨后殖民女性在遇到文化危机时是如何一步步摆脱困境,最后成功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的。
- 付宇宁王立欣连凯宇
- 关键词:后殖民女性主义身份建构黑人女性
- 清代满族著姓翻译中的民族文化融合蠡测
- 2023年
- 在民族文化融合进程中,满族从东北一隅走向全国,改变了本民族发展格局。明清交际时,满族著姓家族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了译事肇兴,为女真族逐步过渡到满洲民族做出贡献。康雍乾三朝,随着民族间文化认同加深,著姓家族的翻译事功日趋兴盛,满族逐步从文化边缘走向中心。同时由于著姓家族地位特殊,其翻译事功一定程度上是清王朝官方文化态度的传递,并在利益博弈中服务于国家治理。满族著姓家族的翻译最终是满族与汉、蒙古、藏、朝鲜等民族乃至西方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叙事。
- 王立欣王婧璇
- 关键词:民族文化融合翻译
- 从接受美学看《游子吟》的英译策略
- 2020年
- 该文对姚斯的接受美学进行研究,通过对孟郊《游子吟》一诗英译的分析,从读者中心论,期待视野,审美距离三方面研究接受美学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
- 张斯涵王立欣连凯宇
- 关键词:《游子吟》接受美学读者中心论审美距离
- 法律文本英译翻译方法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英译本为例被引量:1
- 2018年
- 该文试图通过对法律翻译原则以及法律翻译目的的理解,总结出一些法律翻译的方法,以最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为例。法律语言讲究准确简练,法律文本追求朴实庄重,而这些特点也使得法律翻译不同于其他文本的翻译。同时法律翻译力求达到准确、一致、规范等,有着自身的翻译原则。
- 王立欣顾倍嘉
- 关键词:法律翻译监察法
- 三维转换视阈下的《青春之歌》英译策略研究
- 2024年
- 文章以三维理论为指导,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探究了红色经典文学《青春之歌》的英译策略,研究发现在语言维和交际维转换层面的英译策略以归化为主,文化维转换层面则更倾向于归化异化并举。
- 蒋婷姿王立欣
- 关键词:《青春之歌》
- 接受美学视阈下看《竹石》英译策略分析
- 2021年
- 本文在以姚斯为代表人物的接受美学指导思想下,从期待视野、审美距离和读者中心论三个角度入手,运用定性研究法分析《平语近人》中引用诗篇《竹石》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技巧,以期为文学经典的英译研究提供新思路。
- 陈宇晴王立欣
- 关键词:接受美学翻译策略
- 基于语料库的“化境”研究
- 2016年
- 本文基于语料库,对宋词《满江红》的几个译本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期冀丰富“化境”翻译理论的深入研究。
- 王立欣武金秋包红梅
- 关键词:语料库WORDSMITH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