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飞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效果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评价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实施腹部和四肢手术的84例患儿,按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区域麻醉;对照组采取单一氯胺酮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唤醒时间、追加次数及芬太尼及氯胺酮的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的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唤醒时间、氯胺酮的追加次数、氯胺酮及芬太尼的用量的比较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氯胺酮麻醉,缩短患儿唤醒时间,生理干扰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杜云飞
- 关键词: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小儿区域麻醉
- 不同程度控制性降压对大鼠海马CA1区Aβ蛋白及tau蛋白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 评价不同程度控制性降压对大鼠海马CA1区Aβ蛋白及tau蛋白磷酸化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6只,体重280-3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24)。正常对照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控制性降压Ⅰ组(CH1组):联合应用硝普钠和艾司洛尔使MAP降压基础值的30%;控制性降压Ⅱ组(CH2组):联合应用硝普钠和艾司洛尔使MAP降压基础值的45%;控制性降压Ⅲ组(CH3组):联合应用硝普钠和艾司洛尔使MAP降压基础值的60%;并维持目标血压1h,所有大鼠降压1h后均复压,复压时间为2h。术中严密监测大鼠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分别于术前(T0)及术后1、3和7d(T1-3)时对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认知功能,于水迷宫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大鼠海马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病理学结果 ,TUNEL法测定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Aβ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CH2及CH3组大鼠术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Aβ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升高(P<0.05),CH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H1组比较,CH2及CH3组大鼠术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Aβ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CH2组比较,CH3组大鼠术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Aβ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控制性降压达一定程度后可导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海马CA1区Aβ蛋白及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有关。
- 杜云飞
- 关键词:控制性降压AΒ蛋白TAU蛋白
- 神经阻滞复合不同的静脉全麻药物组合用于婴幼儿腹股沟疝疝囊高扎麻醉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复合不同的静脉全麻药物组合用于婴幼儿腹股沟疝疝囊高扎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8月来150例来我院行腹股沟疝疝囊高扎的6个月~3周岁的患儿,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Ⅰ组芬太尼2μg/kg和异丙酚2.5 mg/kg静脉注射;Ⅱ组氯胺酮2 mg/kg和异丙酚2.5 mg/kg静脉注射;Ⅲ组氯胺酮2 mg/kg静脉注射;均待患儿意识消失后,用0.5%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0.3 ml/kg,行患侧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患儿若在手术期间出现体动反应,即Ⅰ、Ⅱ组予以异丙酚0.5~1.0 mg/kg,Ⅲ组予以氯胺酮1 mg/kg静脉注射至体动反应消失。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呼吸(RR)及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情况及苏醒时间、并发症。结果Ⅰ、Ⅲ组各时间点的HR同术前(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同时间点(T1、T2、T3)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RR、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苏醒时间最长,Ⅰ组最短且镇静评分最满意;并发症和不良反应Ⅲ组最多,Ⅰ组最少(P
- 周芳杜云飞林敏桂雪梅温蓓蓓
- 关键词:局部神经阻滞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