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苗

作品数:22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疗效
  • 5篇疗效观察
  • 5篇临床疗效
  • 5篇急性
  • 4篇术后
  • 4篇临床疗效观察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康复
  • 4篇急性脑梗死
  • 4篇梗死
  • 4篇关节
  • 3篇灯盏
  • 3篇灯盏花
  • 3篇灯盏花素
  • 3篇炎症
  • 3篇鼻炎
  • 3篇变应性
  • 3篇变应性鼻炎
  • 2篇灯盏花素注射...

机构

  • 19篇达州市中心医...
  • 8篇成都中医药大...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2篇何苗
  • 14篇李敏清
  • 7篇李淑娟
  • 4篇彭庆娟
  • 4篇刘洋
  • 4篇李昕蓉
  • 3篇张勤修
  • 2篇刘铜华
  • 2篇张皓春
  • 2篇王刚
  • 1篇吴丽丽
  • 1篇李梅
  • 1篇杨慧
  • 1篇谢慧
  • 1篇陈新野
  • 1篇黄华
  • 1篇秦灵灵
  • 1篇夏纪严
  • 1篇王枰稀
  • 1篇谢萍

传媒

  • 4篇四川中医
  • 3篇成都医学院学...
  • 2篇河南中医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华西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鼻窦炎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
熊大经张勤修谢慧亓鲁光何苗杨慧陈新野夏纪严赵宇马兆鑫陈隆晖蒋路云
该项目就鼻鼻窦炎相关基础与临床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理论与基础研究。提出了鼻塞伤脾、五度辨证、胆肺假说、耳鼻喉疾病当以少阳枢机立论、鼻玄府以及"双窍闭塞、双毒互结"等观点、"开玄府、畅窦窍、祛双毒、扶正气...
关键词: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盐酸氨基葡萄糖对比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对比观察西药盐酸氨基葡萄糖与中药独活寄生汤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7月门诊就诊的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共1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72例,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对照组70例,口服独活寄生汤;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ISOA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能明显缓解膝骨关节炎症状、改善功能,疗效优于中药独活寄生汤。
文曦娜李敏清何苗程相耿家斌李永佳
关键词:盐酸氨基葡萄糖独活寄生汤疗效对比
清热类中药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临床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传统中医认为,糖尿病归属于中医“消渴病”,其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故治疗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主。随着中医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家普遍认为“火热”贯穿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始终,而清热法则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中药功效理论认为清热类中药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其本身泻热存阴的作用,符合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原则。故本文综合近几年相关文献,对清热类中药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清热类中药降糖作用主要与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缓解胰岛素抵抗、抑制糖苷酶活性、降低炎症反应、缓解氧化应激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等有关,并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清热类中药防治糖尿病的药物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彭川张丽花彭庆娟冉思燕谢亚青李敏清何苗吴丽丽刘铜华
关键词:糖尿病消渴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炎症
针刀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对膝关节术后患者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针刀理疗结合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对膝关节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膝关节术后患者30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15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运动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针刀治疗和理疗,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个疗程后患膝关节症状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膝关节症状及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运动训练同时结合针刀,理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膝关节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优于单纯康复运动训练的现代医学治疗。
文曦娜李敏清何苗
关键词:针刀治疗膝关节术后康复训练理疗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和步态的影响
2023年
目的针对出现双下肢不等长症状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观察其对患者髋关节功能与步态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纳入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根据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下肢长度测量结果,筛选病例,术后双下肢等长患者50例(对照组),术后患肢延长1~10 mm患者25例(A组),术后患肢延长10-20 mm患者25例(B组),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持续6个月,利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与步态进行评价。结果在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结果中,A组患者、对照组患者高于B组患者(P<0.05);但A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者的步态评估指标比较结果中,步频、单腿支撑时间及单腿支撑占步态周期的百分比,对照组患者指标值高于A组患者与B组患者(P<0.05);但A组患者与B组患者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会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步态产生影响,临床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
王枰稀何苗陈国民王进杜普普刘俊锋阿加阿沙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双下肢不等长髋关节功能步态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干预+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干预+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痊愈6例,显著进步20例,进步9例,无变化5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40例,痊愈3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14例,无变化14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0,P<0.05)。结论:西医常规干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何苗李敏清文曦娜李淑娟伍友琼许建综耿家斌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灯盏花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
灯盏花素防治急性脑梗死作用机制及应用进展被引量:20
2012年
灯盏花素是从菊科飞蓬属植物短亭飞蓬灯盏细辛中提取的黄酮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缺血及灌注损伤,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抑制蛋白激酶C,改善脑微循环及器官血流动力学等多方面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应用广泛。笔者综述了近年来灯盏花素在急性脑梗死领域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何苗李敏清文曦娜李淑娟伍友琼许建综耿家斌
关键词:灯盏花素急性脑梗死心脑血管疾病
甘桔冰梅片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甘桔冰梅片治疗急性喉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分别采用甘桔冰梅片和黄氏响声丸治疗,疗程均为1w。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4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08%(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现该制剂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甘桔冰梅片治疗急性喉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何苗陈晴李敏清耿家斌
关键词:甘桔冰梅片急性喉炎临床疗效观察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干预+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干预+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共40例,痊愈者6例,显著进步者20例,进步9例,无变化者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共40例,痊愈者3例,显著进步者9例,进步者14例,无变化者14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0,P<0.05)。结论西医常规干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其总有效率较加用丹参注射液为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何苗李敏清文曦娜李淑娟伍友琼许建综耿家斌
关键词:灯盏花素注射液急性脑梗死
不同证型变应性鼻炎复合大鼠模型鼻腔黏膜神经源性炎症特点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变应性鼻炎(AR)复合大鼠模型鼻腔黏膜神经源性炎症的特点。方法: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肺气虚AR组、脾气虚AR组、单纯AR组)与空白对照组,以相应造模方法先后建立中医证型以及证型AR复合模型。并通过证型评估、大鼠变应性鼻炎行为学评分、镜下黏膜组织病理学观察、P物质(SP)与血管活性肠肽肽(VIP)免疫组化染色以及积分光密度值测定,对各组大鼠鼻黏膜神经源性炎症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医证型造模后,肺气虚模型组大鼠呼吸频率明显升高,脾气虚模型组大鼠提质量增幅明显降低。AR复合模型建立后,各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黏膜HE染显色示肺气虚AR组炎性细胞浸润、脾气虚AR组黏膜下腺体扩张较其它组更加明显;神经肽免疫组化显示肺气虚与脾气虚AR模型组分别在SP、VIP出现高水平表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证型AR复合大鼠模型之间鼻腔黏膜神经源炎症检测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
何苗张勤修李昕蓉刘洋曾斌
关键词:神经源性炎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