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庆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磁共振显微线圈高分辨成像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显微线圈高分辨成像技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RA患者,分别应用X射线和MRI对患者进行检测,比较分析患者血清指标与疾病软骨分级和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60例RA患者经X射线检查阳性11例,阳性率为18.33%;而MRI显微线圈图像显示均有一定程度的RA症状,阳性率为100%,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817,P<0.01);在60例RA患者中,MRI图像显示1级软骨损伤32例(占53.33%);2级软骨损伤21例(占35.00%);3级软骨损伤7例(占11.67%)。3级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CPA)和RF浓度明显高于1级和2级RA患者,且2级患者血清指标显著高于1级RA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120,F2=119.76;P<0.05);血清类风湿因子(RF)诊断时,阳性患者34例(占56.67%),且阳性患者疾病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3,P<0.05);血清ACPA阳性患者36例(占60.00%),且阳性患者疾病活动度评分显著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2,P<0.05)。结论:应用MRI显微线圈高分辨成像技术可有效改善RA诊断率,结合血清学指标,对推测和预判疾病分级和疾病活动度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 孙文静戴世鹏吕品顾庆
- 关键词:X射线摄影类风湿关节炎
- MRI显微线圈成像与类风湿关节炎抗CCP抗体及RF水平的关系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MRI显微线圈半定量与类风湿关节炎(RA)抗环化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MRI显微线圈平扫和增强扫描,应用半定量法对滑膜评分分级,同时收集患者血清RF和抗CCP抗体水平,分析滑膜评分与血清因子的相关性。结果X线平片阳性有15例,阳性率为18.75%。而MRI显微线圈图像显示有一定程度的RA症状阳性率为100%,MRI显微线圈的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χ2=109.474,P=0.000);80例早期RA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滑膜增厚症状;骨质侵蚀组血清RF和抗CC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骨质正常组(P<0.05);滑膜总评分分别与血清RF(r=0.561,P=0.000)和抗CCP抗体(r=0.631,P=0.000)呈正相关。结论MRI显微线圈半定量法可有效评估早期RA滑膜炎情况,且滑膜评分与血清RF和抗CCP抗体呈正相关,对早期诊断RA有一定价值。
- 孙文静戴世鹏顾庆田苗苗尚海霞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类风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