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佳伟
-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体化康复治疗近期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和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体化康复治疗近期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个体化康复治疗的方法,对两组BPRS评分、社会功能恢复和患者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BPRS评分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社会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程度比较,试验组总体满意41例(91.11%),对照组35例(77.78%),对照组满意程度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康复治疗能够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恢复有良好的效果。
- 王丽辉王锋锐姜海军卢全恩蒋佳伟
-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
-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检出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时间≥6月、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6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病史、药物使用情况,测量体重、身高、腹围和血压,实验室检查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 6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伴MS有192例(28.1%)。其中男性111例(23%),女性81例(33.1%)。病程≥5年者138例(30.9%),病程<5年者54例(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体重指数、甘油三酯、血压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女性和病程≥5年可能是MS的危险因素。
- 叶飞英刘湘鹏刘月霞王锋锐蒋佳伟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代谢综合征
-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氯丙嗪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认知功能(CAS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NS评分中情感淡漠、思维迟钝、意志不足等项目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两组SANS评分项目中情感淡漠、思维迟钝、意志不足等项目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情感淡漠、思维迟钝、意志不足等SAN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注意力、定向力、记忆力等CASI量表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注意力、定向力、记忆力等CASI量表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注意力、定向力、记忆力等CASI量表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有失眠、嗜睡、头痛、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且均为轻度,经对症治疗后明显缓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24%(16/37)高于对照组的40.54%(15/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P=O.924〉0.05)。[结论]利培酮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提高其认知功能,且安全可靠。
- 李鹏辉郑远松李菲李福金蒋佳伟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