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宁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VSD在治疗钛网修复颅骨缺损术后感染中的临床应用23例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VSD技术在治疗钛网修复颅骨缺损术后感染中的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钛网修复颅骨缺损术后感染的23例患者.清创后去除感染部位钛网,VSD敷料覆盖创面,放置5~7d,期间使用抗菌药物冲洗,根据感染情况更换VSD.待感染控制后根据情况行植皮术、直接缝合或皮瓣覆盖。结果23例患者其中2例患者感染扩散.感染腔道转移.21例患者伤口感染得以控制,创面缩小、愈合良好,成功率91.30%,平均应用VSD1.7次.感染控制时间平均为16d。结论VSD技术是治疗钛网修复颅骨缺损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 曾文超王福宁程启龙岳震赵洋
- 关键词:颅骨缺损负压封闭引流钛网
- 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对收治的桡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治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2016年6月,对收治的10例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患者,4例行保守治疗,6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10例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患者疼痛及麻木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为慢性、反复性疾病,常见于体力劳动者,症状表现为手背疼痛、麻木,握拳或前臂旋前时可伴疼痛,前臂桡侧Tinel征(+),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应考虑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的可能。
- 岳震曾文超梁文勇赵兴长赵洋巩超王福宁
- 济宁地区手足外伤患者术后院内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济宁地区手足外伤患者术后院内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地区三所医院自2010年3月至2014年9月发生的术后院内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手足外伤患者71例,统计分析细菌培养和耐药性结果。结果71例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患者共分离得到多重耐药菌株71株及其他菌株187株。多重耐药菌株中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2株,占73.24%,合并其他菌株110株,其中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检出47株(42.73%)、28株(25.45%)、22株(20.oo%)和13株(11.82%);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检出19株,占26.76%,合并其他菌株77株,其中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检出31株(40.26%)、19株(24.68%)、17株(22.08%)和10株(12.99%)。合并MESA的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对10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超过50%,其中普遍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阿洛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达到92.51%、89.84%、89.84%、85.56%、86.10%、82.89%和82.35%。而对亚胺培南、利奈唑胺以及阿米卡星的耐药性则分别仅有4.81%、5.88%和27.27%。结论在感染早期,尚不能明确致病微生物的种类时也难以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应用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是不错的选择。
- 梁文勇岳震纪林善颜景坤郭洪敏杨祥雷王福宁
-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
- 糖尿病大鼠在不同血糖浓度下伤口愈合情况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浓度对糖尿病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普通3~4个月龄雄性大白鼠,通过链唑霉素诱导大白鼠糖尿病模型。将诱导成功的大白鼠根据胰岛素调控血糖水平分为四组,I组:糖尿病诱导后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在160~190mg/dL;Ⅱ组:糖尿病诱导后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在190~240mg/dL;Ⅲ组:糖尿病诱导后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在240mg/dL以上;Ⅳ组:糖尿病诱导后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在160mg/dL以下。手术形成创面模型。分别于伤后0(伤后当天)、3、7、14d处死大鼠。测量伤口愈合面积,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血糖浓度控制在160~190mg/dL时,伤口愈合速度最快,其次为血糖低于160mg/dL时,巨噬细胞无明显差异。血糖在更高水平时,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减慢,伤口周围组织的巨噬细胞明显减少。结论糖尿病大鼠在低水平高血糖浓度下有利于伤口愈合。
- 曾文超巩茹郭洪敏巩超王福宁赵阳岳震
- 关键词: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病理学改变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