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君
- 作品数:22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益舒软肝丸对肝硬化逆转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益舒软肝丸对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35例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B超变化。结果35例患者ALT、TB I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A/G比值较治疗前均显著性升高(P<0.01);B超总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1)。并可使6例治疗前肝功能指标异常、肝脏缩小、实质回声增粗、脾大,门静脉增粗的患者治疗后肝脾大小及回声完全恢复正常,有使肝硬化形态逆转的表现。结论益舒软肝丸治疗肝硬化作用明显且有逆转作用。
- 王希君张亮燕张国爱陈超
- 关键词:肝硬化益舒软肝丸
- 益舒软肝丸对肝硬化大鼠TGF-β1及TIMP-1表达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研究益舒软肝丸抗肝硬化的作用机理。方法以CC l4复合因素法建立肝硬化模型,首先制备出肝硬化的实验动物模型,造模结束后,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检查ALT、AST,A/G、CHE;HA、LN、PⅢNP、Hyp;TGF-β1和TIMP-1。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用药组组织切片显示汇管区有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但未见假小叶结构;肝功能指标ALT、AST减少,A/G、CHE增加,肝功能有显著好转;HA、LN、PⅢNP、Hyp水平显著降低,肝纤维化程度降低;TGF-β1和TIMP-1阳性表达减少。结论益舒软肝丸有明显的抗肝硬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大鼠组织TGF-β1和TIMP-1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胶原增生、沉积有关。
- 王希君陈超
- 关键词:益舒软肝丸肝硬化CCL4
- 课程思政视角下《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以“补体系统”为例
- 2024年
- 文章以“补体系统”为例,在课程思政视角下,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探索如何在《医学免疫学》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未来的医学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王希君朱薿廖纪元刘红云潘清容
-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教学补体系统
- PBL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被引量:1
- 2011年
-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它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教学。为了使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取得更好的效果,尝试性地在2007级临床本科专业学生中实施了PBL式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王希君田飞姚旌旗廖纪元
-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PBL教学方法
- 益舒软肝丸抗脂质过氧化的实验研究
- 2007年
- 目的:研究益舒软肝丸逆转肝硬化的作用机理。方法:以CCL4复合因素法建立肝硬化模型,首先制备出肝硬化的实验动物模型,造模结束后,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检查ALT、AST,A/G、CHE;HA、LN、PⅢNP、Hyp;SOD、MDA。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用药组组织切片显示汇管区有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但未见假小叶结构;肝功能指标ALT、AST减少,A/G、CHE增加,肝功能有显著好转;HA、LN、PⅢNP、Hyp水平显著降低,肝纤维化程度降低;MDA水平降低。结论:说明益舒软肝丸有明显的抗肝硬化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有关。
- 陈超王希君
- 关键词:益舒软肝丸肝硬化逆转中医药疗法
- 浅谈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三个关键期
- 2016年
- 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班级管理有三个时期的工作需要重视,笔者根据近十年从事学生管理的具体实践进行初步探讨。
- 王希君
- 关键词:临床医学本科
- 维生素B_6、C和E对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被引量:6
- 2005年
- 草酸钙结石是泌尿系结石的最主要成分,尽管病因复杂,但草酸是影响其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维生素B6、C和E可通过影响草酸的生成及影响草酸钙结石的形成。其中VitC在草酸钙结石形成中的作用复杂,认为可通过转化为草酸促进结石形成,但存在争议。VitE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损伤而抑制草酸钙结石的形成,VitB6可通过减少草酸生成来抑制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 王希君陈超
- 关键词:抗坏血酸维生素E草酸钙尿路结石
- 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9
- 2010年
-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根据免疫学知识性强、抽象理论多、内容繁杂的特点,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王希君田飞姚旌旗
-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 对流免疫电泳(CIEP)实验试剂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与改良对流免疫实验试剂。方法:将破伤风梭菌经疱肉培养基培养后,培养液经离心、滤菌器过滤制备成未脱毒的破伤风梭菌外毒素。再将外毒素进行脱毒(化学法)和动物毒力试验,以获得无毒力的破伤风梭菌外毒素(粗制类毒素)。最后,以脱毒的破伤风梭菌外毒素作为抗原与TAT(抗体)进行对流免疫电泳实验。结果:改良后的试剂,其实验结果优于其它三种试剂。结论:改良后的试剂具有容易制备、低费用和安全性好的特点。
- 廖纪元曾洁刘红云王希君潘清容万滋衡
- 关键词:对流免疫电泳破伤风梭菌
- 和厚朴酚抗结直肠癌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实验验证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及实验验证和厚朴酚(Honokiol)抗结直肠癌(COADREAD)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Genecards,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挖掘和厚朴酚相关潜在作用靶点;通过R软件分析TCGA数据库结直肠癌差异表达基因;STRING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R软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MTT法检测和厚朴酚对结直肠癌细胞(LoVo)活力抑制作用。结果网络药理学筛选到和厚朴酚与结直肠癌的共同靶点64个,其中10个核心靶点分别为MYC、CCND1、CDKN1A、CDK4、EZH2、BIRC5、CDKN3、E2F1、PGR、ALB。富集分析显示共同靶点与活性氧代谢过程、细胞周期、蛋白激酶调节活性、激酶调节活性、细胞因子活性、辅酶结合、PI3K-Akt、Rap1和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密切。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和厚朴酚与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稳定,亲和力较强。细胞实验验证发现和厚朴酚显著抑制LoVo细胞生长,IC_(50)为40.91μmol/L。结论和厚朴酚通过PI3K-AKT、MAPK、Rap1等多种信号细胞生长相关通路抑制结直肠癌增殖。
- 刘静周权葛娟娟王德玮王希君赵元朱薿
- 关键词:和厚朴酚结直肠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