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波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新记录种
  • 1篇信号采集
  • 1篇鱼类
  • 1篇中国新记录
  • 1篇中国新记录种
  • 1篇视频
  • 1篇视频信号采集
  • 1篇数据采集
  • 1篇数据采集和处...
  • 1篇瞳孔
  • 1篇鳅科
  • 1篇吸毒
  • 1篇吸毒人员
  • 1篇流域
  • 1篇曼德勒
  • 1篇计算机
  • 1篇计算机组成
  • 1篇记录种
  • 1篇爱滋病
  • 1篇COI基因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篇李波
  • 2篇李波
  • 2篇陈小勇
  • 2篇林峰
  • 1篇马原野
  • 1篇周东明
  • 1篇田少华
  • 1篇齐华
  • 1篇刘淑伟
  • 1篇彭沿平
  • 1篇曾涛
  • 1篇杨建珍
  • 1篇王兴福
  • 1篇赵明
  • 1篇高运弘

传媒

  • 2篇动物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云南伊洛瓦底江流域4种鱼类新记录
2025年
伊洛瓦底江作为中南半岛的大河之一,是缅甸境内最大的河流。其中,中国境内的支流龙川江-瑞丽江、大盈江、独龙江、勐乃河等河流具有丰富的鱼类多样性及多样的河流生境,共记录鱼类86种。由于以往调查深度不足,流域内仍存在未被发现、描述或记录的物种。2021年至2024年,对云南省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的伊洛瓦底江流域进行的多次高黎贡山鱼类多样性考察中,发现了4种未曾记录的淡水鱼类。通过对所采集到鱼类标本的重要性状进行测量、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原始描述进行形态特征比较及对部分标本进行分子系统比较,分别鉴定为怒江高原鳅(Triplophysa nujiangensa)、多鳞荷马条鳅(Homatula pycnolepis)、奥氏裸吻鱼(Psilorhynchus olliei)和长须纹胸[鱼兆](Glyptothorax longinema)。其中怒江高原鳅和多鳞荷马条鳅分别为伊洛瓦底江水系内高原鳅属与荷马条鳅属的首次记录;奥氏裸吻鱼为裸吻鱼科在中国境内除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系外的首次记录;长须纹胸[鱼兆]分布于怒江和澜沧江,是伊洛瓦底江水系的首次记录。本文对中国境内伊洛瓦底江水系的物种鉴定提供了基础资料,对高黎贡山地区的鱼类资源调查和保护提供了基础依据。
曾宇旸吕健冰林峰林峰李波李波罗国启李波
条鳅科中国新记录种:曼德勒副棘鳅被引量:1
2023年
副棘鳅属(Paracanthocobitis)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条鳅科(Nemacheilidae),分布范围西起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东至老挝和柬埔寨的湄公河流域。2022年7月,在我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采集到一批副棘鳅属鱼类标本,经形态性状和分子系统比较,确认为曼德勒副棘鳅(P.mandalayensis),为中国新记录种。本文对中国境内曼德勒副棘鳅进行了形态描述并提供了物种鉴定的分子依据:该种的主要特征为下唇中央部分有一对中断而膨大的片状结构,密布乳突;尾柄基部上缘有一眼状斑;雄性具有眶下沟;侧线完全;腹鳍基部具腋鳞;背鳍有10?分枝鳍条;尾鳍有4~8条黑色条带。此外,基于系统发育树和间断地理分布推测,曼德勒副棘鳅种内可能存在隐存种,同时对沙副棘鳅(P.botia)中国分布的记录提出了质疑。这一研究为高黎贡山地区的鱼类资源调查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东南亚地区副棘鳅属物种的鉴定提供了新的依据。
要晨阳吕健冰李波林峰李波
关键词:COI基因序列
吸毒人员瞳孔动态变化快速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一种吸毒人员瞳孔动态变化快速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属神经生物学检测装置。本发明将瞳孔的图像数据以视频信号的方式传至计算机上的视频信号采集卡,通过视频模数转换变成数字信号做进一步图像处理;和数据库进行比较,最终对被试是否吸毒做...
彭沿平周东明曾涛李波高运弘赵明齐华田少华杨建珍王兴福马原野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