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晓英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炎
  • 2篇气管
  • 2篇气管炎
  • 1篇地奈德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悬液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性
  • 1篇预防复发
  • 1篇正压通气
  • 1篇正压通气治疗
  • 1篇治疗儿童
  • 1篇通气
  • 1篇通气治疗
  • 1篇气道
  • 1篇气道正压

机构

  • 4篇克拉玛依市中...

作者

  • 4篇冯晓英
  • 3篇尹丽明
  • 1篇韩文
  • 1篇谢勇
  • 1篇任淑颖
  • 1篇陈红华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研究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针对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研究及安全性观察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消化性溃疡病患儿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使用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针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为8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童消化性溃疡治疗中,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显著,患儿产生的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所以其安全性更高,可以将其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潘丽冯晓英
2014-2015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及预防复发措施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分析2014-2015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发病情况,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对其家属均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日常食谱、喂养方式、健康状况、活动时间、维生素D制剂使用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等,并对所有抽样患儿进行体格检查与相关辅助检查,统计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总结预防措施。结果 年龄〈6个月、6个月~1岁患儿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为201~250 U/L,≥300 U/L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各年龄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为29.07%,2014年总发生率为31.33%,高于2015年的25.9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患病率最高,其次为6个月~1岁患儿。毛细支气管炎与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均以冬季多发,其次为春季,夏季发生率最低。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患儿年龄低于单纯毛细支气管炎患儿(P〈0.05),混合喂养、户外运动〈2 h、未服用维生素D制剂、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较高(P〈0.05),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群体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2014-2015年克拉玛依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较高,以婴幼儿群体多见,常发于春、冬季节。户外运动少、不当喂养、维生素D摄入过少、不良饮食习惯均为影响其患病的相关因素,必须重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
尹丽明冯晓英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维生素D缺乏
细菌溶解产物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患儿78例,将所有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雾化吸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细菌溶解产物胶囊3.5 mg,1次/d,每月连用10 d,停20 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TNF-αm RNA表达量,记录12个月内呼吸道感染次数。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36%、92.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4、TNF-α水平及TNF-αm RNA表达量均下降,Ig A、Ig M、Ig G、IL-10、IFN-γ水平均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尹丽明陈红华冯晓英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
早期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快速拔管后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tubation surfactant extubation,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疗效。方法 NRDS患儿52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28例均早期应用INSURE技术,对照组24例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24h时pa(O2)、pa(CO2)、pa(O2)/吸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FiO2),及nCPAP使用时间与治疗成功率。结果 2组治疗6、24h后pa(O2)、pa(O2)/FiO2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观察组pa(CO2)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pa(C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hpa(O2)、pa(O2)/FiO2及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CPAP使用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早期应用INSURE技术治疗NRDS可改善患儿通气状况及氧合,缩短nCPAP使用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
韩文尹丽明冯晓英谢勇任淑颖轩永立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