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1月来我院接受综合检验确诊的7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良性甲状腺结节57例,恶性甲状腺结节17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根据CT影像结果进行诊断及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的CT表现特点。结果经多层螺旋CT检查,良性甲状腺结节检出57例(75.68%),恶性甲状腺结节检出17例(22.97%)。其中良性甲状腺结节CT表现多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呈弧形条片状钙化;恶性甲状腺结节CT表现多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点颗粒状钙化,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CT特征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甲状腺结节CT强化特征多数为均匀强化,少数为完整环形强化,恶性甲状腺结节多为瘤周强化残圈强化及半岛样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准确性较高,能够准确观察到良恶性结节的具体特征,为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具有较高临床的推广价值。
- 傅志颖万红陈亮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甲状腺良恶性结节CT表现特点
- 64层CT血管成像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64层CT血管成像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影像学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有无糖尿病合并症,将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n=30),将无糖尿病合并症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30)。所有患者均采用64层螺旋CT行下肢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依据动脉造影12分段积分法将所有患者的下肢动脉分为12个阶段。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矢状多平面重建(CPR)以及容积再现(VR)等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分析两组的各个血管节段的管腔狭窄程度、斑块检出率以及斑块性质。结果两组患者的膝上各个分段血管管腔狭窄程度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以下各个分段血管管腔狭窄程度总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膝上血管区域斑块检出率及斑块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以下血管区域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的斑块性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较高,且膝以下病变程度较重,64层CT血管成像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有较高的斑块检出率,并且能够有效检出斑块性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傅志颖万红陈亮
-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 能谱CT成像在诊断肺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成像技术在原发性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且经病理证实的肺部肿瘤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结果分为肺恶性肿瘤组(n=43)、肺良性肿瘤组(n=14),其中肺恶性肿瘤组又分为纵隔淋巴结转移(n=17)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n=8);均采取能谱CT检查,比较各组在动脉期、静脉期的单能量CT净增值,碘浓度、水浓度及能谱曲线差异。结果肺恶性肿瘤组在动脉期、静脉期40-80keV期间单能量CT值、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均高于良性组,且其差异随着能谱量的减少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恶性肿瘤与其相应的转移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相似性良好,而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能谱曲线斜率及标准化碘浓度具有较大差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反应出肺癌与纵隔淋巴结转移间组织的同种同源性,在肺部肿瘤定性诊断及纵隔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李丰章赵洁文翠陈亮
- 关键词:X线计算机肺肿瘤淋巴结转移
- 能谱CT血管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及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血管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诊断及术前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壶腹部周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进行常规CT增强扫描与能谱CT血管造影检测,并以手术或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能谱CT血管造影对疾病诊断与术前分期评估价值。结果44例患者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有壶腹周围癌,16例为壶腹部周围炎性肿块。能谱CT血管造影诊断良恶性病灶敏感度为93.18%,特异度为93.76%,准确度为93.33%,阳性预测值为97.62%,阴性预测值为83.33%,高于常规CT增强扫描的77.27%、62.50%、73.33%、85.00%、50.00%。41例能谱CT血管造影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均为壶腹部周围癌的患者中,病理T分期包括T_(1)期4例,T_(2)期21例,T_(3)期13例,T4期3例;能谱CT血管造影结果显示T_(1)期5例,T_(2)期20例,T_(3)期12例,T4期4例;能谱CT血管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分期诊断与病理T_(1)、T_(2)、T_(3)、T4分期结果的Kappa一致性分别为0.626、0.659、0.597、0.532。结论能谱CT血管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指导壶腹部周围癌术前T分期。
- 陈亮傅志颖胡含明巫启恒刘霞王小方
- 关键词:壶腹部周围癌能谱CT血管造影术前分期
- 能谱CT在鉴别中央型肺癌与阻塞性肺不张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究能谱CT在鉴别中央型肺癌与阻塞性肺不张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5月萍乡市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为中央型肺癌合并阻塞性肺不张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能谱成像模式扫描,获得常规混合能量CT动脉期图像、动脉期单能量图像及动脉期碘基图,分别观察评价常规混合能量CT动脉期图像、动脉期单能量图像对肺癌肿块与肺不张分界的正确辨别率,比较肺癌肿块与阻塞性肺不张的碘浓度(IC)、能谱衰减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Eff-Z)。结果:常规混合能量CT动脉期图像显示68例患者均为中央型肺癌并发阻塞性肺不张,肿瘤所在位置支气管狭窄或闭塞,对应部位肺段及肺叶体积减小,肺不张位置与肿瘤区域均呈片状实性密度增高影,未能得到清晰区分;增强扫描后图像显示上瘤组织呈现轻度、中度强化,肺不张组织呈现显著均匀强化,可辨别肿瘤与肺不张组织边界共53例,正确分辨率为77.94%;动脉期单能量图像可较好清晰分辨肺癌与肺不张边界,可辨别肿瘤与肺不张组织边界共62例,正确辨别率为91.18%,动脉期单能量图像正确辨别率显著高于常规混合能量CT动脉期图像正确辨别率(χ^(2)=4.561,P=0.033);肺癌肿块的IC、衰减曲线斜率、Eff-Z均低于肺不张(P<0.05);IC、衰减曲线斜率与Eff-Z诊断鉴别中央型肺癌与阻塞性肺不张时,以衰减曲线斜率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6.18%、86.76%,衰减曲线斜率的AUC高于Eff-Z(P<0.05),但与I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对于中央型肺癌与阻塞性肺不张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可对肺癌诊断与治疗进行临床指导。
- 傅志颖陈亮邹南安李丰章刘天笑万红
- 关键词:中央型肺癌阻塞性肺不张计算机体层成像能谱
- 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9月至12月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70例,分别行64层螺旋CT和冠脉造影检查,对比结果。结果 70例患者冠脉CT成像结果满意,冠脉主要及重要分支均显影清晰。对4个主要冠脉检查结果示冠脉CT成像检出病变101支,无病变179支,冠脉造影检出109支,无病变171两种判断结果比较,冠脉造影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CT成像技术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8%(99/109)、98.8%(169/171),阳性预测值为90.8%(99/109),阴性预测值为94.4%(169/179),两者诊断基本一致。两种诊断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各级别诊断率均基本一致,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法检出斑块性质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的检出率基本一致,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钙化斑块的检出率结果显示,冠脉CT成像技术明显优于冠脉造影,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CT成像技术具有无创、安全、费用低等优势,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陈亮
- 关键词:螺旋CT冠脉成像冠脉造影冠心病
- 硕通镜下钬激光碎石清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清除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硕通镜下钬激光碎石清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清除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研究组行硕通镜下钬激光碎石清石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结石清除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采用硕通镜下钬激光碎石清石术进行治疗,其效果更佳,清石率高、出血量少、手术所需时间短,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更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刘恬刘各亮卓林陈亮
- 关键词:肾结石安全性
- 宝石能谱CT在肺栓塞及微小栓子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在肺栓塞及微小栓子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8年4月间50例临床高度怀疑PTE的患者行CT肺部平扫及能谱增强扫描,重建出单能量(60-65keV)肺动脉CTA及碘基图。观察肺动脉内有无血栓,筛查出阳性患者,并记录血栓的位置、数量及闭塞程度;使用GSI浏览器(GSI Viewer)得到栓塞区及正常对照区的碘基物质图和能谱曲线。分析碘基图及能谱曲线表现,记录肺内灌注异常的位置及数目,记录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观察各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50例疑似患者内,有19例肺栓塞阴性患者,其碘基图未见明显异常。单纯CTPA组和联合能谱组分别检出栓塞肺动脉52、67支,其中37个栓子为完全性栓子,17个栓子偏心性栓子,7个中心型栓子,4个附壁型栓子。在碘基物质图上,其中57个闭塞性栓子均显示远端灌注减低区;而55个偏心型栓子中有16个栓子显示远端的灌注减低区,而中心型及附壁型栓子远端未见明显灌注减低,CTA栓子的栓塞程度与肺内有灌注减低区有统汁学意义(χ2=39.94,P<0.01)。栓塞区的碘水值为2.05±3.12,对照组的碘水值为15.62±4.3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区的能谱曲线斜率为0.16±0.26,对照组的能谱曲线斜率为1.09±0.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区CT值为-820.43±85.12,对照区-808.75±70.12,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301)。结论联合能谱CT方法对于肺动脉栓塞及微小栓子检出率优于普通CT肺动脉造影,肺栓塞区域的碘基值和能谱曲线斜率低于正常对照区,间接反映了病变区域肺部血流灌注情况,这对肺栓塞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了更多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陈亮胡含明巫启恒傅志颖刘小红刘霞
- 关键词:能谱CT肺栓塞
-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照组给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比较两组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及对不同分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MRI动态增强扫描阳性率明显高于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07,P=0.051)。观察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B期的诊断相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期的诊断相符、误诊、漏诊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应用于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很高,对早、晚期患者均能进行准确的诊断,从而实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小红陈亮
- 关键词:核磁共振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