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晓萍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绵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儿童
  • 2篇患儿
  • 1篇毒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细胞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维生素
  • 1篇血清维生素A
  • 1篇原发性
  • 1篇支原体肺炎
  • 1篇食物过敏
  • 1篇凝集素
  • 1篇哌啶
  • 1篇哌啶醇
  • 1篇黏附分子
  • 1篇癫痫
  • 1篇癫痫持续状态
  • 1篇维生素
  • 1篇维生素E水平

机构

  • 7篇绵阳市中心医...
  • 2篇绵阳市妇幼保...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康晓萍
  • 3篇王敏
  • 1篇张毅
  • 1篇姜雪莹
  • 1篇何晓芸
  • 1篇余静
  • 1篇任丹
  • 1篇曹洁
  • 1篇陈竹
  • 1篇薛莉
  • 1篇赵荣香
  • 1篇王安民
  • 1篇薛冰蓉
  • 1篇管利荣
  • 1篇任静
  • 1篇朱艳
  • 1篇徐伟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00例MPP患儿,检测血清维生素A、E水平,给予相关治疗,随访1年,记录患儿RRTIs发生情况,分析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与MPP患儿发生RRTIs的相关性。结果 200例MPP患儿经治疗后痊愈出院,随访1年,发生RRTIs 58例,RRTIs发生率为29.00%。RRTIs发生组血清维生素A、E水平均显著低于RRTIs未发生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A、E缺乏是MPP患儿发生RRTIs的危险因素。维生素A、E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预测MPP患儿RRTIs发生风险的AUC分别为0.785、0.711及0.860,均>0.7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MPP患儿维生素A、E缺乏可能与RRTIs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RRTIs的预测因子。临床可通过早期检测MPP患儿血清维生素A、E水平,指导治疗期间营养膳食方案制定,提高患儿血清维生素A、E水平可能对预防RRTIs发生有积极意义。
黄名寿廖晓姣徐伟钟莉康晓萍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对22例有典型临床表现,MRI异常,通过激素治疗明显有效的ADEM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前驱病史14例(63.6%),以出疹性病毒感染为主;临床表现为共济失调17例(77.3%),意识障碍16例(72.7%);脑脊液异常11例,蛋白轻度升高9例,淋巴细胞升高2例。22例MRI均异常,中丘脑病变占40.9%。16/18例脑电图(EEG)异常(88.9%)。2/4例视神经诱导电位双侧异常。病例均予激素治疗,2例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死亡率4.5%,后遗症发生率27.2%(6/22例)。结论ADEM临床表现多样,MRI检查对ADEM诊断具有特征性,激素治疗有效,严重病例常有后遗症。应结合病史、年龄、病理组织学、临床表现、MRI病灶位置、范围及形态、预后等与病毒性脑炎、MS加以鉴别。
王敏曹洁余静何晓芸管利荣张毅康晓萍
关键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儿童
一种儿童神经触觉检查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神经触觉检查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触觉检查器功能单一,且触觉针容易刺伤儿童患者以及切换使用触觉针和叩诊锤麻烦,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锤柄,所述锤柄的前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
康晓萍
城市哮喘患儿对食物过敏状况分析
2020年
目的探索城市哮喘患儿对食物过敏状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绵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462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该院接受体检的1828名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统计常见食物过敏的种类及占比,统计两组研究对象出现临床症状的种类及占比。结果研究观察组共发现219例食物过敏儿童,患病率为14.98%,对照组共发现72例食物过敏儿童,患病率为3.94%(χ^2=5.036,P=0.024)。观察组花生过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果过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痒感、口唇黏膜红肿、喷嚏、休克临床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皮肤瘙痒、皮疹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食物过敏患病率高于非支气管哮喘儿童,且支气管哮喘常见食物过敏种类及临床症状与非支气管哮喘儿童具有明显差异,临床医师可以根据儿童常见食物过敏种类及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黄名寿任静廖晓娇康晓萍
关键词:食物过敏患病儿童
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是一种高病死率的儿科神经系统急症,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或遗留严重后遗症,因此必须充分重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儿科PICU符合CSE诊断标准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1岁8例,1~3岁15例,3~7岁7例,7~4岁5例;农村24例,城市11例。1.2发病原因、诱因及转归病毒性脑炎17例。
王敏康晓萍董金容
血清sVCAM-1、NSE与Gal-9联合检测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程度变化的判定价值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分析血清sVCAM-1、NSE与Gal-9联合检测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程度变化的判定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的VE患儿116例作为研究组,按照入院时的生命体征和脑干受损和呼吸抑制情况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接受2周治疗后,选择病情好转为恢复期的患儿进行相关研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和不同病程间血清sVCAM-1、NSE与Gal-9水平。结果重症组血清sVCAM-1、NSE与Gal-9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患儿sVCAM-1、NSE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sVCAM-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l-9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VE患儿血清sVCAM-1、NSE和Gal-9明显升高,并且病情严重患儿高于轻症患儿,处于恢复期的患儿的sVCAM-1、NSE显著降低而Gal-9明显升高。
姜雪莹任丹赵荣香陈竹康晓萍薛冰蓉薛莉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儿童抽动障碍治疗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TD)在临床的诊治思路。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诊断的抽动障碍患儿153例,分为病因治疗组与氟哌啶醇治疗组,对2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按TD诊断流程分类,病因治疗组为继发性TD,多见于学龄前期,以短暂性TD为主,而且治疗效果较好,反复少,在慢性TD治疗中与氟哌啶醇治疗组相当,其表现以简单性运动和简单性发声抽动多见,常为感冒后加重。而氟哌啶醇治疗组为原发性TD,多见于学龄期,慢性TD和Ts多见于氟哌啶醇治疗组。结论:对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治,一定要遵循儿童抽动障碍的诊疗流程,对符合TD诊断标准的患儿,关键要分清是原发性TD还是继发性TD,再给予相应治疗,才能提高TD的诊治水平,避免误诊,从而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王敏王安民康晓萍董金容谌红艳朱艳
关键词:儿童病因治疗氟哌啶醇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