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斌
- 作品数:86 被引量:316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南通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yclinD1和GST-π在不同食管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CyclinD1和GST-π在不同食管病变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及其周围正常食管粘膜、20例食管粘膜轻度不典型增生、20例食管粘膜重度不典型增生中Cy-clinD1和GST-π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粘膜、轻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及鳞状细胞癌中CyclinD1阳性率分别为30%,45%,65%,78%,癌组织及重度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粘膜及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织(P<0.01)。在正常粘膜、轻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及鳞状细胞癌中GST-π阳性率分别为82%,75%,60%,52%,癌组织及重度不典型增生中GST-π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粘膜及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织(P<0.01)。结论:Cy-clinD1和GST-π与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 李娟刘宏斌
-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细胞周期蛋白D1谷胱甘肽S-转移酶
- GST-π在不同食管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07年
- 目的探讨GST-π在不同食管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及其周围正常食管黏膜、20例食管黏膜轻度不典型增生、20例食管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GST-π的表达。结果在正常黏膜、轻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ST-π阳性率分别为82%、75%、60%、52%。癌组织及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GST-π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黏膜及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P<0.05),但正常食管黏膜与轻度不典型增生之间及重度不典型增生和癌组织之间GST-π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T-π与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 王文涛刘宏斌
- 关键词:食管肿瘤内窥镜检查谷胱甘肽S转移酶
- 全子宫切除对支配膀胱直肠神经损伤的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不同方式的子宫切除术对膀胱直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需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300例,分为两组,每组150例,研究组对传统子宫切除术式进行改良,对照组实施传统子宫切除术。于两组切除的子宫标本上分别取主韧带、骶韧带、膀胱宫颈韧带的附着部位最外侧组织行S-100抗体的测定,了解其神经含量;将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1个月、3个月、1年膀胱及肠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手术组的韧带残端神经含量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手术组患者术后恢复排气、排便的时间早于传统组,术后尿频、排尿等待、尿失禁以及便秘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子宫切除术能减少支配膀胱直肠神经损伤,降低手术对膀胱直肠功能的影响。
- 陈丽平邱君君刘宏斌刘曼华
- 关键词:保留神经S-100蛋白膀胱功能肠功能
- ProEXC、p16和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形成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2年
- p16^INK4A(简称p16)被认为是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一个较好的替代标记。ProEXC是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和微小染色体修复蛋白2(MCM2)的鸡尾酒抗体。
- 杨其昌刘宏斌朱燕张晓娟沈屹季晓华
- 关键词:P16INK4AKI-67肿瘤形成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上皮内
- 乳腺癌中CD105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CD105的表达及其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79例乳腺癌中CD105的表达及其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0例正常乳腺组织、25例乳腺良性病变、79例乳腺癌CD105标记的MVD均数分别为4.700±1.760、13.116±4.114和72.228±28.286,乳腺癌组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1)。CD105标记的MVD值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单因素(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生存分析显示乳腺癌CD105标记的MVD是单个的并且是独立的预后的因素(P均<0.05)。结论:CD105在乳腺癌中高表达。CD105标记的MVD且有独立的预后意义。
- 刘宏斌杨其昌陈莉季晓华沈屹
- 关键词:CD105预后免疫组化
- 宫颈癌组织中CD146和MMP-14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CD146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CD146和MMP-14在82例宫颈鳞癌、4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24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并对CD146标记的MVD进行图像分析计数。结果宫颈鳞癌组中MMP-14表达及CD146标记的MVD值明显高于CIN组及慢性宫颈炎组(P<0.01)。CD146标记的MVD值及MMP-14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而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CD146表达与MMP-14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CD146和MMP-14是宫颈鳞癌发生、浸润及转移的促进因子,CD146表达与宫颈鳞癌组织中MMP-14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 朱燕杨其昌刘宏斌刘曼华张晓娟沈屹
- 关键词: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
- 食管鳞癌组织CADM1 mRNA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细胞黏附分子l(CADM1)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RT-PCR半定量检测50例食管鳞癌(食管鳞癌组)及其邻近正常食管黏膜(正常黏膜组)CADM1 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CADM1 mRNA表达量低于正常黏膜组(0.522±0.247vs.0.871±0.192)(P<0.01)。食管鳞癌组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CADM1mRNA表达量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CADM1 mRNA表达与食管鳞癌的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 CADM1mRNA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高表达,而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低表达,提示CADM1表达缺失对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侵袭、转移有一定的作用;检测CADM1mRNA表达对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 刘宏斌朱燕张晓娟杨其昌沈屹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黏附分子1
- 蓝激光成像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0
- 2017年
- 蓝激光成像(BLI)是一种可发射两种不同波长激光束的新型内镜系统,通过明亮、高分辨率的图像观察食管和胃黏膜浅层微血管和黏膜表面微结构,从而有助于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与现有内镜技术相比有其独特优势。本文就BLI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卓颖康海锋钱俊波仇建伟刘宏斌
- 关键词:早癌微血管
- 乳腺癌P5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预后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P53蛋白的表达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9例乳腺癌中P53蛋白的表达,分析P5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P53阳性率为46.84%,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ER表达有相关性(P<0.01),而与患者年龄、肿瘤长径、TNM分期、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P53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单因素生存分析乳腺癌P53蛋白表达是影响其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乳腺癌P53蛋白表达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P5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单、多因素生存分析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刘宏斌杨其昌季晓华沈屹
- 关键词:乳腺癌P53蛋白预后
- D2-40和生存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D2-40和生存素(surviv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7例宫颈癌中D2-40、survivin的表达,对D2-40标记的LVD进行图像分析。对有随访结果的56例作单、多因素相关生存分析。研究设宫颈上皮内瘤变、慢性炎作为对照组。结果 D2-40标记的LVD值及survivin表达在三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2-40、surviv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D2-40的表达与sur-viv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在随访的56例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中D2-40标记的LVD、survivin表达、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与患者生存率有关,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除浸润深度外均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结论 D2-40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D2-40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D2-40的表达与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两者均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并有独立的预后意义。
- 朱燕杨其昌刘宏斌刘曼华张晓娟沈屹
- 关键词:D2-40生存素宫颈癌免疫组织化学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