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芳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RAF基因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
- 2016年
- 目的探讨BRAF基因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整群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结直肠癌并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53例,其中BRAF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18例(实验组),BRAF基因突变阴性患者135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的随访资料,总结BRAF基因突变的突变类型,并分析BRAF基因突变阳性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在该研究中,发现BRAF基因突变型18例(11.8%),其中位于V600E突变15例,占所有突变患者83.3%;位于exon11上的甘氨酸环的突变为3例,占所有突变患者14.3%,未见其他位点突变。BRAF基因突变多见于近端结肠,而远端结肠及直肠较少见,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基因在肿瘤分化程度、病理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为1-60个月,生存时间为3-60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35.2±21.5)个月。生存分析实验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9.7±16.8)个月,术后1、2、3、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1.1%、27.8%、22.2%、5.6%、5.6%。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间总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BRAF基因突变率与患者生存率成负相关,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 叶薇陈智伟林海凤陈玉琳肖芳卓立飞林晶
- 关键词:结直肠癌BRAF基因突变生存率预后
- Inhibin、CD99、Calretinin、WT1和Melan-A在卵巢粒层细胞瘤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检测多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在卵巢粒层细胞瘤(GCT)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及组织形态学特征讨论此瘤与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SLCT)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2例GCT(成年型18例,幼年型4例)与13例SLCT(高分化6例,中分化7例),检测5种常用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包括Inhibin、CD99、calretinin、WT1和melan-A)以及其他多种非特异性标记物(包括CK5/6、CK18、EMA、Vimentin、SMA、S-100、CD10、ER、PR、AR、p53、Ki67)在这两种肿瘤中的表达特征。结果在GCT的粒层细胞,Inhibin的表达率最高(94%),而WT1的表达率最低(78%);而在GCT的间质细胞,WT1的表达率最高(100%),CD99的表达率最低(阴性)。其它非特异性标记物在GCT和SLCT中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结论结合临床特征与组织学特点,用Inhibin、CD99、calretinin、WT1和melan-A作为一组抗体,有助于GCT与SLCT的鉴别诊断。
- 叶薇薛德彬陈智伟肖芳杨丽英陈玉琳陈东
- 关键词:卵巢粒层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