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宁对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冠心宁对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D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强心、利尿、扩管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宁片。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TGF-β1、CTGF水平、Lee氏心衰评分、改良早期预警量表(MEWS)评分的变化,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常规组为8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GF-β1、CTGF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TGF-β1、CTGF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Lee氏心衰评分、MEW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Lee氏心衰评分、MEW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ee氏心衰评分、MEWS评分与TGF-β1、CTGF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其中Lee氏心衰评分与TGF-β1呈中度相关,与CTGF呈高度相关,MEWS评分与TGF-β1、CTGF均呈正相关。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治疗组为6.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宁治疗冠心病DHF可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安全性高。
- 刘慧玲张美珍郑彩霞
- 关键词: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冠心宁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 南方红豆杉中10-脱乙酰巴卡亭Ⅲ(10-DAB)的测定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测定南方红豆杉枝叶中10-脱乙酰巴卡亭III(10-deacety lbaccatinⅢ,10-DABⅢ)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水系统(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2nm,流速1.0ml/min。结果:10-DABⅢ在进样0.3~6μg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7.3%,RSD=2.14%(n=6)。结论:该法简单、精确、快速、重复性好,可以满足其原料和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
- 张美珍应群芳
-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高效液相色谱
- 大黄素增强紫杉醇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大黄素能否增强紫杉醇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取小细胞肺癌H466细胞株培养后分为空白组、大黄素组、紫杉醇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空白组、大黄素组、紫杉醇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依次升高,细胞迁移率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与空白组、大黄素组、紫杉醇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侵袭细胞数均降低(P<0.05),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侵袭细胞数均降低(P<0.05)。空白组、大黄素组、紫杉醇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Bd-2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Bax表达水平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素与紫杉醇均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癌细胞凋亡,大黄素能够增强紫杉醇的抗肿瘤作用,抗肿瘤作用与大黄素密切相关。
- 张美珍李登云胡丹兰
- 关键词:大黄素紫杉醇小细胞肺癌抗肿瘤作用
- 瑞舒伐他汀钙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通过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组(Rcl组)和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组(Rch组),每组49例。Rcl组予以瑞舒伐他汀钙10 mg口服,Rch组予以瑞舒伐他汀钙20 mg口服,每日一次,治疗15 d。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改良Rankin量表(MRS)对两者患者进行评分,测量中层内膜厚度(IMT),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NF-κB和HMGB1蛋白表达量。结果Rch组治疗后NIHSS评分、CSS评分和MRS评分均低于Rcl组治疗后,MMSE评分高于Rcl组治疗后(t分别=3.86、3.49、3.56、-3.26,P均<0.05)。Rch组治疗后左侧IMT、右侧IMT、斑块厚度和斑块面积均低于Rcl组治疗后(t分别=3.12、3.17、3.34、3.66,P均<0.05)。Rch组治疗后IL-1β、IL-8、MCP-1和IL-6均低于Rcl组治疗后(t分别=3.66、3.45、3.57、3.59,P均<0.05)。两组治疗后,Rch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Rc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Rch组HMGB1、TLR4和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Rc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74、3.53、3.57,P均<0.05)。结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ACI总有效率高于低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能有效改善ACI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
- 胡丹兰张杰张美珍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瑞舒伐他汀钙炎症因子
- 大黄素作用于体外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抗肿瘤机制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体外抗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肺癌细胞分为药剂组和溶剂组,其中药剂组按照加入大黄素农度的不同分为药剂A组、药剂B组、药剂C组与药剂D组,溶剂组加入等量不含大黄素的溶剂。通过MTT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细胞凋亡实验分别检测大黄素对肺癌细胞增殖、侵袭、分化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ERK1/2、PKM2、P53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MMT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大黄素浓度的增加,肺癌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Tramwell实验结果显示,药剂组侵袭细胞的数量明显低于溶剂组,药剂组大黄素浓度与侵袭细胞数呈负相关。细胞凋亡检测显示,药剂四组肺癌细胞的凋亡率高于溶剂组,大黄素浓度与凋亡率呈正相关。Western blot实验显示,药剂组各组ERK1/2、PKM2蛋白的表达水平更低,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更高;大黄素浓度与ERK1/2、PKM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大黄素可以有效抑制体外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促进癌细胞的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ERK1/2-PKM2信号通路有关。
- 张美珍李登云胡丹兰
- 关键词:大黄素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侵袭
- 氟比洛芬酯对术后疼痛的缓解及不良反应管理
- 2024年
- 探讨在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用药的镇痛效果和不同剂量下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衢州医院2021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三组设定为A、B、C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分别给予不同氟比洛芬酯、右美托咪定镇痛方案,对比患者给药后疼痛、镇静、睡眠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与B组给药6h、给药8h镇痛、镇静与睡眠质量测评结果均优于C组(P<0.05),A组与B组给药6h、给药8h镇痛、镇静与睡眠质量测评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用药方案更利于患者术后镇痛、镇静和睡眠,而搭配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即可达到最佳效果,大量右美托咪定可能增加用药安全风险。
- 刘慧玲张美珍张杰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术后疼痛
- 血清PCT、IL-6和IL-10水平对重度烧伤伴脓毒症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探究血清PCT(降钙素原)、IL-6(白介素-6)、IL-10(白介素-10)水平对重度烧伤伴脓毒症的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0月时段内接收的100例烧伤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将其中50例重度烧伤伴脓毒症患者设为研究2组,将剩余50例未伴发脓毒症患者设为研究1组,同时将同期在我院行体检50例正常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针对三组人员进行血清PCT、IL-6、IL-10、hs-CRP水平检测,观察对比血清PCT、IL-6、IL-10、hs-CRP水平。结果:经检测对比发现,三组PCT、IL-6、IL-10、hs-CRP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针对不同脓毒症程度患者水平进行对比,血清PCT、IL-6、IL-10、hs-CRP水平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血清PCT、IL-6、IL-10水平在重度烧伤伴脓毒症临床病情评估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结合血清PCT、IL-6、IL-10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 李登云杨利萍张美珍
-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白介素-10重度烧伤脓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