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丽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语前聋患儿国产人工耳蜗植入后效果评估
- 陈丽丽孙淑萍卢伟
- 先天性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皮层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通过对先天性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的研究,探讨中枢听觉发育与人工耳蜗植入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 5岁前植入人工耳蜗的先天性聋患儿110例,测试时年龄12~80个月,其人工耳蜗使用时间从刚开机到48个月.声场下以65 dBSPL的/m/、/t/、/g/为测试声,进行CAEP测试,记录其P1、N1及P2波.分析各波的引出率、人工耳蜗植入年龄以及使用时间与P1波潜伏期的关系.结果 P1波的总体引出率为66.4%,N1波为15.5%,P2波为12.7%;P1波的引出率明显高于N1波(x^2=228.542,P=0.00)和P2波(x^2=257.438,P=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t/、/g/等三种刺激声的P1波引出率分别为64.1%、66.9%和6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89,P=0.75);三种刺激声之间P1的潜伏期(P=0.22)和幅度(P=0.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植入年龄≤42月龄组P1潜伏期进入与年龄相当的正常值范围的百分比(95.3%)明显高于> 42月龄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在42月龄前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中,耳蜗使用时间分别为1年、2年、3年和4年的各组之间,在进入年龄相当的正常P1潜伏期范围的百分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 先天性聋患儿42月龄前植入人工耳蜗,其听觉中枢更有可能实现正常发育,而且一经植入使用,即可迅速发育达到正常听力的水平.
- 卢伟陈丽丽鲁倩孙淑萍雷一波陈雪清米思莫玲燕
- 关键词:听觉丧失耳蜗植入术儿童
- 语前聋患儿国产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语前聋患儿植入诺尔康—晨星人工耳蜗(Nurotron-Venus cochlear implant,NurotronVenus CI)后的听觉言语发育情况及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NurotronVenus CI植入的78例语前聋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植入年龄为13~96月,按植入年龄将患儿分为A组(13~24月,16例)、B组(25~36月,13例)、C组(37~48月,16例)、D组(49~72月,18例)、E组(73~96月,15例);在患儿术前及开机后1、3、6、12个月采用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C、D、E组)、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A、B组)进行听觉能力评估,开机后1、3、6、12个月使用有意义言语使用量表(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MUSS)进行言语能力评估。术后行X线耳蜗平片检查明确电极位置及形态,定期随访了解术后相关并发症及佩戴人工耳蜗时间和使用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术前及开机后1、3、6、12月IT—MAIS或MAIS得分分别为1.67±1.19、6.60±5.12、11.86±5.44、17.41±5.04、22.87±5.46分,术后1、3、6、12月MUSS得分分别为5.01±3.26、8.38±3.58、11.88±3.88、16.58±4.95分,随着植入时间延长得分不断上升(均P<0.05);不同年龄组IT-MAIS或MAIS得分比较:术前A组低于C、D、E组,开机后1、3月A、B组低于E组,开机后6月A组低于C、D、E组,B组低于E组(均为P<0.05);不同年龄组MUSS得分比较:开机后1月B组低于E组,开机后3月A、B、C组低于E组,开机后6月A组低于C、D、E组,B组低于E组,开机后1年A组低于C、D、E组(均为P<0.05)。所有患儿在开机后1、3、6、12月MUSS与IT-MAIS或MAIS得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918、0.808、0.881、0.756(均为P<0.05),两者呈正相关。78例患儿术后耳蜗位X线平片均显示电极位置正常,形态良好;2例患儿出现处理器故障,其余CI整体工作状态良好。结论语前聋患儿国产人工耳蜗植入后1年内,所有患儿的
- 门新萌卢伟雷一波孙淑萍左彬丁韶洸陈丽丽
- 关键词:语前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