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凌云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颌面
  • 3篇颌面部
  • 3篇面部
  • 2篇人表皮
  • 2篇人表皮生长因...
  • 2篇瘢痕
  • 2篇表皮
  • 2篇表皮生长因子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牙固定
  • 1篇婴幼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扩张
  • 1篇软组织扩张器
  • 1篇色素沉着
  • 1篇伤膏
  • 1篇烧伤

机构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黄凌云
  • 4篇师军涛
  • 1篇解双丽
  • 1篇郭丹丽
  • 1篇杨玲

传媒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面颈部瘢痕中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面颈部瘢痕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面颈部瘢痕患者60例(2017年9月~2018年10月),简单随机法分为联合组(n=30)与扩张组(n=30)。扩张组仅单纯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联合组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rhEGF治疗。观察对比2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皮肤扩张情况、Ⅰ/Ⅲ型胶原比值、羟脯氨酸(OHP)含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扩张组,术后1周、2周创面愈合率高于扩张组(P <0.05);干预后,联合组扩张用时较扩张组短,即时回缩率较扩张组低,皮肤扩张率较扩张组高(P <0.05);干预后,联合组Ⅰ/Ⅲ型胶原比值较扩张组低,OHP含量较扩张组高(P <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面颈部瘢痕患者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与rhEGF联合治疗,可显著加快创面愈合时间与组织修复速度,提高皮瓣移植成功率及创面愈合率,改善修复质量,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师军涛黄凌云徐淑江李劲涛王君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面颈部瘢痕
湿润烧伤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颌面部擦挫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对颌面部擦挫伤患者给予湿润烧伤膏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颌面部擦挫伤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联合组各45例,分别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湿润烧伤膏联合治疗。对比疼痛消失时间、创面肿胀消散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并统计两组创面感染、创面瘢痕形成和色素沉着情况。结果联合组疼痛消失时间、创面肿胀消散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创面感染率、创面瘢痕形成率和创面色素沉着率均低于参照组,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湿润烧伤膏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治疗对颌面部擦挫伤患者,能够加快创面愈合,还可降低感染率、创面瘢痕形成率和创面色素沉着率。
王君师军涛徐淑江李劲涛黄凌云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色素沉着
方丝弓托槽技术固定外伤松动前牙136例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寻找固定效果好、损伤小的外伤松牙固定方法。方法门诊外伤前牙松动需固定者136例牙齿,复位后将患牙与基牙粘结方丝弓托槽,与牙弓钢丝、结扎丝拴扎成一整体,固定6~8周。结果 89例疗效为优,34例为良,13例为差,成功率90%。结论方丝弓托槽技术是一种理想的松牙固定方法。
郭丹丽黄凌云杨玲解双丽
关键词:方丝弓托槽外伤松牙固定
皮瓣技术在颌面部皮肤肿瘤术后修复中的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皮瓣技术在颌面部皮肤肿瘤术后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选取进行颌面部皮肤肿瘤术后皮瓣修复治疗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随意皮瓣修复,对照组患者进行原位直接拉拢缝线修复,观察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外形修复评分(8.12±1.21)分,对照组患者的评分为(6.25±1.32)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修复满意度评分为(13.54±1.82)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0.16±1.56)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结论:针对颌面部皮肤肿瘤术后缺损的患者,随意皮瓣修复可有效修复皮肤缺损,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王君师军涛黄凌云徐淑江李劲涛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新生儿期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2017年
目的探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新生儿期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013年5月至2017年4月间我院诊治的婴幼儿血管瘤患者76例,按年龄划分为新生儿组(年龄≤28d,n=32)和非新生儿组(年龄>28d,n=44),均采取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新生儿组单次、总治疗能量均低于非新生儿组(P<0.05);两组总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组总有效率高于非新生儿组(P<0.05)。结论婴幼儿血管瘤在新生儿时期采取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所需治疗能量更低,且疗效更为显著。
王君师军涛徐淑江李劲涛黄凌云
关键词:新生儿期脉冲染料激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