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翔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脏
  • 1篇心脏事件
  • 1篇心脏型脂肪酸...
  • 1篇脂肪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酸结合蛋...
  • 1篇衰竭
  • 1篇慢性
  • 1篇慢性心力衰竭
  • 1篇膜型
  • 1篇肌损伤

机构

  • 1篇安阳市第二人...

作者

  • 1篇原玉琴
  • 1篇李晓翔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非瓣膜型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非瓣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非瓣膜型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35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测定血清H-FAB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同时观察住院期间及随访2个月心脏事件与非心脏事件发生情况H-FABP水平。结果H-FABP浓度在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组分别是(4.30±1.28)、(6.06±1.03)、(7.64±1.56)ng/m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Ⅱ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浓度在心力衰竭各亚组及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K-MB浓度在心功能Ⅳ级组与其他心力衰竭亚组及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及随访2个月发生心脏事件的H-FABP浓度(7.95±1.30)ng/ml与非心脏事件的H-FABP浓度(5.02±1.31)n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对判断非瓣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原玉琴李晓翔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心肌损伤心脏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