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研究双低剂量在头颈部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的应用效果
- 2018年
- 目的:分析研讨双低剂量在头颈部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46例,每组23例,区分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管电压和对比剂剂量,A组:270mg I/ml碘克沙醇,管电压100k Vp;B组:350mg I/ml碘海醇,管电压120k Vp。设置相同的设置参数,记录两组患者剂量长度乘(DLP)、扫描范围、CT容积剂量指数(CT-DI),检测患者头颈部动脉CT指标,并计算平均碘摄入量、身体质量(BMI)、有效辐射剂量(ED),检查结果由医院2名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分析,客观、主观判定其检验差异。结果:A组患者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主动脉CT值与B组比较(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比剂使用剂量,A组13g低于B组17g;比较两组患者SSDE、ED、DLP、CTDIvol指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头颈部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采用低对比剂(270mg I/ml)和低管电压(100k Vp),在确保图像诊断的作用上,明显降低了对比剂和辐射剂量摄入量。
- 刘伟
- 关键词:CTA低剂量血管成像
- 小肝癌在动态MR和螺旋CT多期扫描中的强化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分析小肝癌在动态MR和螺旋CT多期扫描中的强化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5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动态MR和螺旋CT多期扫描,分析两种扫描方式的强化特征。结果:本组45例小肝癌患者共发现57个病灶,其中37例1个病灶,4例2个病灶,4例3个病灶以上,病灶平均大小为(1.9±1.1)cm。所有患者的两种扫描中信号、密度集中表现在动脉期,发现的病灶分别有46个、32个。所有患者动态MR和螺旋CT的强化特征典型表现为高-低-低(85.96%、66.67%)、高-等-低(87.72%、15.79%),其余为不典型表现。结论:小肝癌行动态MR和螺旋CT多期扫描均能够显示强化特征,但动态MR更加能够充分反映小肝癌富血供的特点,在诊断上优于螺旋CT扫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强徐旭军何易刘伟
- 关键词:小肝癌MR螺旋CT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影像特点简析
- 2021年
-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影像表现特点,为治疗提供准确可靠依据。方法:纳入2020年1月22日至2月29日在本院确诊1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计算每次CT图像的CTPI、POLILF,并分析其吸收恢复期胸部CT平扫的影像表现特点。结果:新冠肺炎吸收期39%病变肺段伴有膨胀不全,完全肺不张发生率3.8%。在出院28d时,41%病变肺段获得完全吸收并复张;在出院56d时,79%病变肺段完全复张,而在残存病变中41%病变主要为肺段膨胀不全的索条灶。在出院时、出院14d、出院28d,CTPI吸收率分别约为70.6%、90.3%、93.6%,POLILF吸收率分别约为48.9%、71.1%、75.9%。结论:新冠肺炎患者肺炎吸收以实性或混杂密度病变的密度减低为主,POLILF减少次之;条带病灶为小叶及亚段不张为主,可逐渐复张消散不留痕迹。
- 陈强吴碧玉岑裕铭钟洁琳刘伟
-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