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
-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航工业三六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文拉法辛治疗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早期文拉法辛对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文拉法辛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分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值。结果治疗前2组HAMD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观察组HAMD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ADL无显著差异,治疗后4周观察组ADL分值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6周、8周观察组ADL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NIHSS分值无明显差异,治疗后4周观察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8周观察组NIHS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文拉法辛治疗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能够迅速控制患者抑郁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徐东勋伍雪英何佳张丽雅
- 关键词:文拉法辛
- 脑梗死高危人群抑郁有关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究脑梗死高危人群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450例脑梗死高危患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发生抑郁,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抑郁组140例,非抑郁组310例。分析与脑梗死高危人群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抑郁病史、婚姻状况、HAMD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吸烟、心脏病史、糖尿病史和缺乏体育锻炼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与脑梗死高危人群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吸烟、心脏病史、糖尿病史和缺乏体育锻炼(P<0.05)。结论导致脑梗死高危人群发生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有患者的性别、吸烟、心脏病史、糖尿病史和缺乏体育锻炼等,应针对上述因素加强预防。
- 何佳徐东勋
- 关键词:脑梗死高危人群抑郁
- 消栓肠溶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及PAF、ET、NO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观察消栓肠溶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PAF)、内皮素(Endothelin ET)、一氧化氮(Nitricoxid NO)的影响,以探讨消栓肠溶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栓肠溶胶囊,连用14d后,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d、14d的神经功能评分、PAF、ET、NO的变化。结果:⑴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3%。⑵治疗7d、14d后,治疗组NIHSS评分分别为(11.35±1.47、7.22±1.38)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82±1.74、9.85±1.79)分。⑶治疗7d、14d后,治疗组血清PAF水平分别是(160.3±16.47、117.4±17.43)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4±16.63、153.2±15.40)pg/ml。⑷治疗7d、14d后,治疗组血清ET水平分别是(70.34±5.47、52.37±7.19)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40±4.82、67.05±5.40)pg/ml。⑸治疗7d、14d后,治疗组血清NO水平分别是(50.34±10.49、58.11±6.60)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75±4.82、44.35±9.98)μmol/L。结论:消栓肠溶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降低血清PAF、ET水平,升高NO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 徐东勋伍雪英何佳张丽雅
- 关键词:脑梗死血小板活化因子内皮素
- 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0例)和C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肠溶缓释片25 mg,口服,每日1次;B组患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20 mg,口服,每日2次;C组患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肠溶缓释片(用法用量同A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用法用量同B组)。各组均连用28 d。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M)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S-QOL)评分,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B组,住院天数显著少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NIHSS、ADL、HADM、SS-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28 d后,各组患者NIHSS、HADM、SS-QOL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且C组显著低于A、B组同期;各组患者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且C组显著高于A、B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的疗效显著,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 张丽雅何佳徐东勋
- 关键词:帕罗西汀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疗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