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斯敏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理
  • 2篇甲状腺
  • 1篇心理波动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叙事
  • 1篇血栓
  • 1篇真菌性
  • 1篇真菌性角膜
  • 1篇真菌性角膜炎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患者
  • 1篇术前
  • 1篇体位
  • 1篇体位训练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情绪

机构

  • 4篇肇庆医学高等...
  • 3篇肇庆医学高等...
  • 1篇肇庆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梁斯敏
  • 3篇饶静云
  • 3篇梁飞雁
  • 2篇张带兄
  • 1篇何夏怡
  • 1篇何惠仙
  • 1篇邓顺华
  • 1篇邹镜宜
  • 1篇宁红珠
  • 1篇帅少帅
  • 1篇游斌

传媒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外医药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叙事护理在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叙事护理在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2月在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数字软件生成数字1~80,双数为对照组,单数为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叙事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5)。结论:叙事护理可以进一步改善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
梁飞雁梁斯敏郭瑞欣吴嘉杏李洛菲饶静云游斌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除术心理护理负面情绪
术前改良体位训练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 探讨术前改良体位训练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改良体位训练,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从强迫、抑郁、敌对、焦虑角度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波动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强迫、抑郁、敌对、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术前改良体位训练能减轻患者心理波动,降低其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梁飞雁饶静云张带兄何惠仙梁斯敏严少媚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心理波动
角膜基质层注射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角膜基质层注射氟康唑注射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的7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眼。对照组:碘酊烧灼角膜溃疡后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胶及氟康唑眼膏包眼。实验组:角膜基质层注射氟康唑注射液于角膜溃疡后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胶及氟康唑眼膏包眼。观察和对比碘酊烧灼和角膜基质层注射氟康唑注射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可行性。结果实验组所有溃疡愈合,病程缩短,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基质层注射氟康唑注射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帅少帅何夏怡宁红珠罗友琼梁斯敏
关键词:氟康唑注射液真菌性角膜炎
床上康复操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床上康复操在股骨骨折术后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单侧股骨闭合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骨伤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床上康复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DVT,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出现DVT,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51.5±11.1)、(52.3±12.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83.2±10.4)、(62.0±13.5)分,与护理前比较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床上康复操,能够大大降低DVT发生率,促进患肢功能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梁飞雁饶静云冯秀萍邹镜宜邓顺华张带兄严少媚梁斯敏
关键词:股骨骨折深静脉血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