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螺旋体
  • 2篇老年
  • 2篇老年人
  • 2篇钩端螺旋体
  • 2篇艾滋病
  • 2篇病毒
  • 1篇新型布尼亚病...
  • 1篇性传播
  • 1篇性传播疾病
  • 1篇性行为
  • 1篇疫情
  • 1篇知识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鼠类
  • 1篇鼠形动物
  • 1篇缺陷病

机构

  • 5篇天台县疾病预...
  • 3篇台州市疾病预...
  • 2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天台县人民医...
  • 1篇三门县疾病预...

作者

  • 5篇朱贵威
  • 4篇葛君华
  • 2篇胡海燕
  • 1篇庞卫龙
  • 1篇裘丹红
  • 1篇周海慧
  • 1篇吴瑜燕
  • 1篇赵怡双

传媒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22年天台县老年人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分析
2024年
了解天台县老年人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艾滋病相关态度以及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情况,为制定老年人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式,在天台县的10个乡镇各抽取2-3个社区,对目标人群进行“面对面”“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000人,有效调查941人,老年人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0.91%,女性、高文化程度、未婚、与子女一起居住的等老人总体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4.60%的老年人表示“不会担心自己会感染艾滋病”,63.12%的老年人表示“如果朋友或者家人感染了艾滋病,不愿意继续跟他/她接触”。80岁以上老年人和从不锻炼的老年人“不担心、不愿意”的态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一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仅为8.82%。3.94%老年人发生过商业性行为,以男性、独居、未婚等老年人发生过商业性行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对艾滋病的歧视比较严重,安全套使用率偏低,存在较高的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传染风险。应重点加强男性、低文化程度、独居老年人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葛君华朱贵威汪虹霞范梦雅
关键词:老年人艾滋病知识性行为
2006—2020年浙江省天台县50岁及以上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流行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天台县2006—2020年年龄≥50岁新报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流行特征,为制定该人群艾滋病(AIDS)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天台县2006—2020年新报告的≥50岁HIV感染者数据,采用趋势χ^(2)检验分析历年构成比的变化趋势。【结果】2006—2020年天台县共报告≥50岁HIV感染者201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52.62%,≥50岁HIV感染者占总报告数的比例从2011年的12.50%增加至2020年的80.00%,呈现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36.898,P<0.001)。HIV确诊年龄为(64.8±9.1)岁,感染年龄为(58.1±9.3)岁,以男性(79.10%)、已婚有配偶(58.2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68.16%)、本县户籍(75.12%)、农民(88.06%)、医疗机构就诊时发现(75.12%)、异性性传播(89.55%)为主。异性性传播中,男性更容易经由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χ^(2)=229.381,P<0.001),女性更容易经由配偶或固定性伴侣阳性接触感染(χ^(2)=216.699,P<0.001)。AIDS疫情波及全县15个乡镇(街道),平桥镇、赤城街道疫情较严重,确诊人数占全县的45.27%。【结论】天台县≥50岁HIV感染者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以男性、文化程度较低为主,商业异性性行为是其主要感染途径。因阳性暗娼未及时发现和管理,导致存在重点乡镇聚集态势,应加强对暗娼的打击,并开展老年人群高危性行为干预,促进其AIDS防病知识的获取和行为的改变,控制AIDS的蔓延和流行。
葛君华胡海燕庞天兰汪剡灵朱贵威
关键词:艾滋病老年人
天台县2007-2011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天台县2007-2011年性传播疾病(简称"性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性病管理和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天台县2007-2011年报告的5种性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天台县累计报告5种性病共计2076例,2011年报告发病率最低为57.77/10万,2008年最高为82.30/10万;病种以梅毒(占76.97%)和淋病(占13.39%)为主,总体报告发病率呈先升后下降趋势;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20~39岁(占45.18%)为高发年龄;职业以农民居多(64.69%)。结论天台县性病流行趋势依然严峻,应广泛深入地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性病防治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
葛君华陆英骅庞卫龙朱贵威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疫情流行病学
浙江省台州市农村地区鼠形动物自然感染4种病原体的调查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台州市农村地区鼠形动物自然感染4种常见病原体的情况,为鼠传疾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9—12月在台州市三门县和天台县农村地区用夹(笼)夜法捕获鼠形动物,所获标本分别经分类鉴定和登记后,无菌操作采集鼠肝、脾、肺、肾等样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汉坦病毒、新型布尼亚病毒、钩端螺旋体、恙虫病东方体4种病原体。结果在2个县监测点共捕获鼠形动物7种167只,总捕获率为6.13%,其中黑线姬鼠(84只,50.30%)、黄毛鼠(31只,18.56%)、褐家鼠(25只,14.97%)为优势鼠种,2个县鼠种构成相似。167份组织样本中钩端螺旋体阳性18份(10.78%),汉坦病毒阳性1份(0.60%),恙虫病东方体阳性2份(1.20%),新型布尼亚病毒未检出。从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黄毛鼠中均有检出钩端螺旋体,其阳性率分别为8.00%、14.29%、14.29%、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从黑线姬鼠中检出汉坦病毒,仅从黄毛鼠中检出恙虫病东方体。白腹巨鼠、小家鼠、臭鼩鼱中未检出4种病原体。黑线姬鼠中存在钩端螺旋体和汉坦病毒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为0.60%(1/167)。结论台州市农村地区鼠形动物中存在多种病原体感染,不同鼠种病原体检出率不同,需进一步加强鼠传疾病防制,降低人群感染风险。
赵怡双吴瑜燕周海慧林金朱贵威陈财荣
关键词:鼠形动物汉坦病毒钩端螺旋体新型布尼亚病毒恙虫病东方体自然感染
天台县东部地区鼠类动物钩端螺旋体感染情况调查和分离株基因种的鉴定
2023年
目的 了解天台县东部地区鼠类动物中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情况,为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病原学监测方案(试行)》(中疾控传发[2020]13号)以夹(笼)夜法捕捉鼠类动物,采集肝、脾、肾等组织提取总DNA,通过PCR技术检测钩端螺旋体16S rRNA、Lepto F、Lepto R和Lepto P,测序后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在东部地区坦头镇采集黑线姬鼠36只、白腹巨鼠10只、褐家鼠1只、小家鼠3只,共50只鼠类动物。检测到钩端螺旋体阳性样本黑线姬鼠13只,褐家鼠1只,总阳性率为28.00%,鉴定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有13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11份阳性样本序列与致病性问号钩端螺旋体位于进化树上的同一个分支,2份阳性(黑线姬鼠)标本为博氏钩端螺旋体。结论 天台县东部地区鼠类动物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感染率较高,本地人群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胡海燕余力朱贵威姚文武葛君华裘丹红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鼠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