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军
- 作品数:11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中石化股份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川西南井研地区灯影组断裂对储集条件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井研地区灯影组整体为局限台地沉积,有利储层为藻丘相的富藻白云岩及粒屑白云岩。近期钻井揭示灯影组含气性横向差异明显,气藏影响因素不明确。灯影组主要发育两类断裂体系,一类为桐湾运动形成的桐湾期断裂体系,多为小型断裂,由于该类断裂多为层间断裂或仅断至寒武系,因此不会成为油气散失通道,使沿断裂形成的储集体可能形成岩性圈闭;第二类为多期次继承性大断裂,大部分向上断至二叠系以浅,这类断裂易成为油气散失通道,不利于油气的聚集。通过研究认为,井区断裂发育情况对各井储层条件具有重要影响,并对井区气藏起重要控制作用。
- 卿萍王海军王永华
- 关键词:灯影组岩溶储层
- 炼油企业自备车管理的数据模型及决策
- 2006年
- 通过应用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及函数功能,对炼油企业自备铁路货车运输的数据,应用随机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建立装车站、卸车站车辆数学模型,实现车辆运输管理的科学决策。
- 钱亚渠王海军
- 关键词:数学模型
- 龙门山中段北川通口剖面中二叠统栖霞组地层沉积特征
- 2024年
- 川西龙门山前带栖霞组是近期油气勘探的热点,龙门山中段栖霞组勘探程度低,明确其地层沉积特征,对于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对龙门山中段北川通口剖面实测,结合薄片鉴定和主量、微量元素分析,对栖霞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沉积环境。北川通口剖面梁山组—栖霞组识别出2个三级和1个四级层序界面,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和2个四级层序。梁山组—栖霞组发育滨岸—沼泽、开阔台地及台地边缘3种沉积相,开阔海、滩间海、台内滩和台缘滩4种亚相,台内生屑滩、台缘生屑滩和台缘砂屑、生屑滩3种微相。栖一段至栖二段下部整体处于开阔台地,栖二段中上部则处于台地边缘,建立了龙门山中段栖霞组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模式。栖霞组沉积期整体处于温暖、湿润、富氧、古生物大量繁殖的海水—陆表海沉积环境,栖二段中上部高位体系域Sr/Ba比值整体最低,MgO/CaO比值最高,平均古水温高,V/(V+Ni)、V/Cr低值,古盐度m值明显较高,代表远离陆地的浅水、高能台地边缘沉积环境,厚大高能台缘砂屑、生屑滩发育,是规模优质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发育有利部位。龙门山中段栖二段与北段、南段具有相似的沉积相带和储集条件,是栖霞组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有望成为实现规模增储的重要战略接替阵地。
- 王东王海军杨成张俊辉赵姗姗胡永亮
- 关键词:层序地层沉积相栖霞组中二叠统龙门山
- 井研地区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对灯影组成藏的影响
- 2023年
- 为深入评价下寒武统烃源岩特征及对灯影组成藏的影响,通过对井研地区6口典型钻井岩心、岩屑及天然气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发现井研地区下寒武统发育麦地坪组和筇竹寺组两套烃源岩,TOC含量高,烃源品质中等–好,整体处于高–过成熟阶段,有机质类型均为生烃潜力极强的腐泥型。但麦地坪组有效烃源岩仅局限发育于研究区东部,供烃能力有限;而筇竹寺组有效烃源岩厚达百米,横向分布稳定,是区内最主要的烃源岩。这一差异分布特征可能与原始沉积的古地貌格局和沉积水体有关。气源对比结果表明,灯影组天然气为典型的原油裂解气,主要来源于筇竹寺组泥页岩,灯影组含气性与构造没有必然的联系,旁生侧储的源储配置样式和保存条件是灯影组成藏的关键,研究区南部近东西向正断层上升盘一侧可能是未来勘探的有利区域。
- 赵姗姗王海军王同
- 关键词:下寒武统烃源岩原油裂解气
- 川西南井研地区灯影组沉积相及沉积模式被引量:1
- 2020年
- 为查明川西南井研地区灯影组勘探潜力、精细刻画研究区沉积相展布特征,基于岩心、岩屑资料,采用层序地层划分、沉积相划分及岩相古地理特征分析方法,结合研究区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及区域沉积特征,分析井研地区灯影组地层岩性特征及沉积相特征,建立沉积模式。结果表明:井研地区灯影组划分为2个Ⅲ级层序(SQ1、SQ2);仅C井余留灯四段,较贫藻,研究区灯二段厚度较厚,为局限台地潮坪沉积,藻丘相发育;研究区灯影组地层的沉积相特征及地层展布特征受沉积时期古地理环境及桐湾构造运动影响,西部分布有利于储层发育的高能藻丘相白云岩,为未来勘探有利区。该结果为井研地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 杨成王海军王东邓大平
- 关键词:川西南灯影组地层特征层序特征
- 川西北中泥盆统观雾山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 2024年
- 为明确川西北观雾山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通过野外剖面及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微米CT扫描、孔渗及地球化学测试等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川西北观雾山组储层岩性主要为生物礁白云岩、生屑白云岩和角砾状细-中晶白云岩。主要储集空间为生物体腔孔、晶间孔和溶蚀孔洞。孔隙度平均值为2.58%,渗透率平均值为0.71×10^(-3)μm^(2)。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相、白云石化及岩溶作用控制。台缘礁滩及台内高能滩是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有序度、阴极发光、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同生-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形成储层基础。高频沉积旋回控制的准同生溶蚀和构造抬升控制的表生岩溶改造是储层形成的关键。埋藏成岩阶段烃类成熟释放的酸性流体对储层改造也有改善。
- 徐康徐康蒋小琼蒋小琼王海军王东王海军
- 关键词:中泥盆统储层特征主控因素四川盆地
- 聚胺复合盐润滑防塌钻井液在樊斜166大位移井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樊斜166井位于济阳拗陷东营凹陷博兴洼陷高青断层下降盘樊斜166块,为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油气勘探管理中心重点评价井。区块地层岩性复杂,该井设计井深5664.07 m,井底井斜近60°,水平位移近3000 m,井底温度近190℃,钻井施工中钻井液维护井壁稳定、井眼净化及润滑防卡技术难度大。为此,针对该区块地层岩性特点及施工技术难点,制订了樊斜166井钻井液技术对策,并通过钻井液处理剂优选,构建了聚胺复合盐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进行了评价实验与现场应用,均获良好结果。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不仅抑制性能好、封堵能力强,而且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抗温性,在190℃仍保持良好的流变性。现场应用结果表明:①在相应的钻井液现场维护处理工艺辅助下,聚胺复合盐润滑防塌钻井液实现了优快钻井;全井钻井时效高,实钻周期仅54.5 d,比设计钻井周期提前了39.4%;平均机械钻速12.89 m/h,创区块同类型井机械钻速新纪录。②聚胺复合盐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解决了该区块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易出现的井壁失稳、井眼净化及润滑防卡的难题;钻进过程中井壁稳定,三开井段井径平均扩大率仅为3.16%;井眼净化良好,钻井液高温下悬浮携带能力强;润滑防卡性好,定向过程中摩阻和扭矩低,起下钻畅通无阻,完井作业顺利。该钻井液体系的成功应用,为区块的后续钻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其他区块相似大位移井的钻井液构建亦有参考意义。
- 邱春阳马勇李萍王海军刘伟王伟
- 关键词:大位移井壁稳定井眼净化润滑防卡
- 川西南井研地区龙王庙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被引量:6
- 2022年
- 川西南井研地区海相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但目前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和侧向封堵条件尚不明确。通过对钻井岩心、薄片观察及野外剖面实测,结合各类实验数据分析,开展井研地区龙王庙组储层特征研究,探讨优质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落实储层展布与侧向封堵性。研究表明:储层岩性以颗粒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针孔)、扩溶小孔洞为主,为中—低孔渗的孔隙-孔洞型储层;沉积期微古地貌高部位的颗粒滩沉积是储层发育的基础,准同生溶蚀作用是相控储层发育的关键,表生岩溶作用为优质扩溶孔洞储层发育提供重要保障。颗粒滩纵横向分布不连续,为相控储层侧向封堵提供了条件,井研地区具备发育岩性圈闭的基础。
- 王东王海军王莹张小青
- 关键词:储层特征主控因素
- 川东南地区海相下组合烃源岩及储层沥青地化特征
- 2020年
- 为了进一步明确川东南海相下组合烃源岩地化特征、理清源-藏对比关系,支撑下步的勘探部署,通过采集野外样品,利用色谱/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对川东南地区海相下组合(震旦系-志留系)烃源岩及储层沥青地化特征开展分析。研究表明:①海相下组合烃源岩按沉积相类型可划分为浅水相、深水陆棚相及过渡相三种类型;②三环萜烷及藿烷含量、C27~C29规则甾烷构型可作为海相下组合油气源对比的主要地化参数指标;③野外灯影组及石牛栏组储层沥青分别来源于浅水相寒武系牛蹄塘组及志留系龙马溪组烃源岩供给,明心寺组储层沥青来源具有混源特征。
- 王海军孟宪武
- 关键词:储层沥青地化特征
-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三叠系盐下超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被引量:8
- 2023年
-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三叠系盐下海相层系埋深普遍超过7000 m,油气勘探程度低,但是油气基本成藏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依据最新的钻探成果和地震资料,系统分析了川西坳陷超深层烃源岩、储层、构造变形样式和油气动态成藏匹配关系,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认为:川西坳陷超深层发育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中二叠统茅口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3套区域烃源岩,生烃强度均超过20×10^(8)m^(3)/km^(2),具有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资源潜力。坳陷内发育震旦系灯影组台缘丘滩和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颗粒滩白云岩储层,受高能相带和多期岩溶作用控制,具有规模性储集体成储基础。山前带推覆体下盘发育盐下准原地背斜构造,山前坳陷带发育高陡断裂和走滑压扭构造,形成了良好的油气圈闭。山前隐伏构造与坳陷内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均形成于印支期,与寒武系烃源岩主生烃期及基底断裂活动期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具备油气早期成藏条件。综合评价认为坳陷内震旦系灯影组台缘带、与基底高陡断裂沟通的二叠系高能相带和山前带推覆体下盘原位构造是下一步勘探有利目标。
- 李双建李智李智张磊孟宪武孟宪武
- 关键词:栖霞组成藏条件川西坳陷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