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玮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正畸
  • 4篇口腔
  • 3篇口腔正畸
  • 2篇正畸治疗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评价
  • 1篇牙合
  • 1篇牙列
  • 1篇牙列缺损
  • 1篇诱导化疗
  • 1篇孕妇
  • 1篇针对性护理
  • 1篇三维重建
  • 1篇术前
  • 1篇术前诱导化疗
  • 1篇顺铂
  • 1篇胎膜
  • 1篇胎膜早破
  • 1篇胎膜早破孕妇
  • 1篇前牙

机构

  • 8篇三明市第一医...
  • 1篇三明市第二医...

作者

  • 8篇王玮
  • 1篇樊鸿
  • 1篇张青
  • 1篇刘贻庆
  • 1篇庄国铭
  • 1篇杨建平
  • 1篇陈文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第一届全国口...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0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比塔派克斯糊剂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临床价值探讨
2023年
目的探讨比塔派克斯糊剂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68例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Excel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根管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进行根管填充,观察组采用比塔派克斯糊剂进行根管填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78.51±3.42)分,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78.63±3.38)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较术前降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12.53±2.14)分低于对照组的(24.87±2.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行根管治疗时,比塔派克斯糊剂效果优于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张永盛王玮
关键词:难治性根尖周炎比塔派克斯糊剂
针对性护理对胎膜早破孕妇行期待治疗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胎膜早破孕妇行期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住院的胎膜早破孕妇100例,按照双盲随机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进行期待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护理时间30 d,观察孕妇期待治疗的保胎时长,最终的分娩方式,护理期间负性情绪情况、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最终的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保胎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方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有围生期并发症病例出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胎儿窘迫1例、窒息0例、胆红素血症3例、宫内感染3例、颅内出血1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膜早破的患者行期待治疗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樊鸿陈文王玮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胎膜早破孕妇
前牙覆[牙合]与上下颌骨旋转及下颌角角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 分析研究前牙覆[牙合]与上下颌骨旋转及下颌角角度的相关性,希望能为正畸治疗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不同错[牙合]畸形成人正畸患者156例,均为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所收治,治疗前全部患者均接受头颅侧位片拍摄,然后将拍摄结果 导入头影测量分析软件Winceph8.0,对测量项目及测量标志点进行定义,分析前牙覆[牙合]与腭平面角、下颌平面角、下颌角的相关性。结果 156例患者的覆[牙合]为(2.72±2.54) mm,腭平面角(PP-FH)为(1.73±1.18)°,下颌平面角(SN-MP)为(34.41±7.36)°,下颌平面角(FH-MP)为(26.68±6.88)°,下颌角为(119.42±8.27)°;不同性别的覆[牙合]、腭平面角(PP-FH)、下颌平面角(SN-MP)、下颌平面角(FH-MP)及下颌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覆[牙合]与下颌平面角(SN-MP)、下颌平面角(FH-MP)、下颌角均表现为负相关(r=-0.4716、-0.4182、-0.3984,P<0.05):而前牙覆[牙合]与腭平面角(PP-FH)则无显著相关性(r=0.0915,P=0.2237)。结论 前牙覆[牙合]与下颌角、下颌平面角存在显著相关性,下颌平面角增大、下颌角角度增加均会导致前牙覆[牙合]减少;而腭平面旋转则并不会影响前牙覆[牙合]。
黄家昕李桃云王玮
关键词:正畸治疗
螺旋CT在埋伏牙正畸治疗的应用
2010年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埋伏牙诊断的应用。方法:对本科2000年以来正畸治疗患者中23例有埋伏牙的患者采用(1.5T)64层螺旋CT颌面部容积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以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与邻牙的关系。结果:本组共29颗埋伏牙,螺旋CT重建图像准确显示颌骨内埋伏牙的数量,牙冠牙根的形态,唇腭向的位置,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甚至能测量与唇侧骨面的距离,为手术定位。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准确诊断埋伏牙,多生牙,对正畸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玮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埋伏牙正畸治疗
PVP方案术前诱导化疗治疗口腔鳞癌的近期疗效评价
<正>目的:对PVP方案术前诱导化疗治疗口腔鳞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的评价。方法:本组16 例口腔鳞癌,均采用PVP方案化疗即CDDP(100mg/m2)+VCP(2mg)+PYM 80mg,化疗结束后第10 天,手术前,...
杨建平刘贻庆庄国铭王玮张青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前诱导化疗顺铂
文献传递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对安氏Ⅱ类错畸形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价口腔正畸结合修复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64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采取正畸治疗联合口腔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满意度、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牙周相关指标(菌斑指数、探诊指数)。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修复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3)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治疗前菌斑指数、探诊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菌斑指数、探诊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咬合关系和牙周状况,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玮
关键词:口腔正畸疗效
探析口腔正畸进行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对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治疗中应用口腔正畸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给对照组患者常规的牙周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口腔正畸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对其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牙齿松动度<1 mm发现,观察组的牙齿松动度较轻的患者(32例)多于对照组(8例),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的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及牙周袋深度3项指标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的3项指标均小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牙槽骨高度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探诊出血率发现,观察组探诊出血率(5.00%)小于对照组(32.50%),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口腔正畸应用于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减轻了患者的牙齿松动度,对患者的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及牙周袋深度进行纠正,还减少的探诊出血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王玮
关键词:口腔正畸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究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牙科收治的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62例,按照入院时间并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种植修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腔正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牙齿松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软垢指数及附着丧失指数均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费用虽较高但可减少牙齿松动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牙齿畸形、软垢指数及附着丧失指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王玮
关键词:口腔正畸错牙合牙列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