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德辉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血清
  • 1篇酸酶
  • 1篇小儿
  • 1篇小儿颅内感染
  • 1篇磷酸酶
  • 1篇颅内
  • 1篇颅内感染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测定
  • 1篇甲胎
  • 1篇甲胎蛋白
  • 1篇假性增高
  • 1篇碱性磷酸酶
  • 1篇降钙素
  • 1篇降钙素原
  • 1篇降钙素原检测
  • 1篇儿童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第二...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2篇邓德辉
  • 1篇耿伟明
  • 1篇陈卫布
  • 1篇王彬

传媒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颅内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小儿颅内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颅内感染患儿95例分为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组(细菌组,n=46)及病毒性脑炎组(病毒组,n=49),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脊液(CSF)白细胞数、蛋白定量及血清PCT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不同血清PCT阶梯浓度水平检出分布及阳性率。结果治疗前,细菌组和病毒组CSF白细胞计数、蛋白定量及血清PC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CSF白细胞计数、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CT水平血清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PCT浓度值检出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1,P=0.000);病毒组及细菌组血清PC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4%和8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0,P=0.000)。结论血清PCT可作为鉴别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的重要指标,其检测程序简便、快捷,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陈卫布陈丽耿伟明邓德辉
关键词:儿童血清降钙素原
甲胎蛋白假性增高1例
2021年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肝细胞癌(HCC)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在HCC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监测以及预后评估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目前AFP检测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荧光偏振免疫测定、免疫发光技术、自动化免疫分析等方法进行检测。和其他免疫学测定方法一样,AFP检测也可能受到异嗜性抗体、生物素、自身抗体等物质的干扰,引起假阳性结果[2]。笔者多次采用贝克曼仪器对患者AFP进行检测,均异常升高,而罗氏、雅培等仪器则显示正常。笔者通过稀释实验排除生物素、自身免疫抗体等干扰,通过碱性磷酸酶(ALP)、异嗜性抗体阻断剂(HBR-1)实验得出结果正常与临床表现更加相符。查阅既往文献,异嗜性抗体(HA)、生物素及类风湿因子引起甲状腺激素结果干扰较为常见,而关于AFP假性升高的病例十分罕见,现报道如下。
蒋钟吉王彬邓德辉刘雪燕徐勇
关键词:甲胎蛋白碱性磷酸酶免疫测定假性增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