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玲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母婴结局的文献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背景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罕见,目前虽然已有个案报道,但是其发病特征、危险因素、病原微生物分布、治疗方式和母婴预后均不明确。临床医生在抗生素、麻醉药物和手术时机选择等方面面临许多困扰。目的检索近10年国内外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文献报道,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母婴结局,为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7月,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08年1月——2018年1月的相关文献,提取文献相关数据,分析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病原微生物、孕妇病死率、婴儿病死率。结果共纳入34篇参考文献,包含42例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7.9±5.3)岁。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是较常见的症状,分别为31例(73.8%)、13例(31.0%)、11例(26.2%)。危险因素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和静脉滥用药,分别为13例(31.0%)和6例(14.3%)。病灶主要累及左房室瓣,常出现瓣膜赘生物和心脏杂音。血培养阳性率为84.2%(32例),病原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孕妇病死率为9.5%。42例婴儿中,31例(73.8%)健康出院,3例死亡(7.1%),1例医学终止妊娠(2.4%),7例结局不明(16.7%)。结论妊娠合并感染心内膜炎临床罕见,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极易导致孕妇及婴儿死亡。因此,对于反复发热且心脏听诊有杂音的孕妇,应高度警惕此病,尽早完成心脏彩超、血培养检查并实施多学科协作。
- 周法庭朱晓丹朱红玲余晓刚汪静李华张蓉
-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超声检查
- 幽门螺杆菌诱导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对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诱导作用。方法设置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以幽门螺杆菌SS1菌株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刺激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纵向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测定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规律;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β-catenin的分布变化。结果 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经幽门螺杆菌SS1菌株刺激后,GES-1细胞和SGC-7901细胞的迁移数目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少于阳性对照组。Western blot显示幽门螺杆菌SS1菌株能抑制GES-1细胞和SGC-7901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上调SGC-7901细胞N-cadherin、Twis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但对GES-1细胞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免疫荧光结果表明未接受刺激的两种细胞的β-catenin分布于胞质,而接受幽门螺杆菌SS1菌株刺激后β-catenin向细胞核移位。结论幽门螺杆菌能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EMT,促进胃癌细胞迁移。
- 周法庭朱红玲朱华王毅许俊许俊
- 关键词:胃肿瘤幽门螺杆菌上皮-间充质转化E-钙黏蛋白
- 宜昌市某三甲医院急诊重点病种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研究宜昌市某三甲医院急诊重点病种流行病学特点,为急诊资源的合理调配、急诊救治研究方向的确立及医务人员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期间在宜昌市某三甲医院急诊科就诊的重点病种患者信息。采用Predictive Analytics Software(25.0版本)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结果:重点病种患者男性多于女性(P=0.003),年龄中位数是63岁。全年患者共1 325人,以16:00~24:00时就诊量最多,全年累计平均(76.14±15.18)例/天;0:00至8:00就诊量最少,全年累计平均(24.67±10.42)例/天。四季就诊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要来自市区,共779人(58.79%),其次为市所属周边县市,共417人(31.47%);其中1 059人(79.93%)是自行来院,266人(20.07%)由救护车转运。六大病种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中位数是48min,其中急性心力衰竭与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宜昌市某三甲医院急诊重点病种患者的分布特点,为预防疾病、提升急诊科救治能力及改善急诊医疗护理质量提供了客观依据。
- 刘娜郭庆田飞胡娟张蓉刘静兰朱红玲尹娜
- 关键词:流行病学疾病谱
- 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诊疗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影像学特点,为肺隔离症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通过Pacas影像系统和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收集2011~2016年间于我院就诊的肺隔离症患者病历和影像学资料,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总结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影像学特征。结果:共计19例肺隔离症患者,男性14例,女性5例,平均发病年龄为(43.4±20.4)岁。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或咯血为主,89.5%的病灶位于左肺。CT上病灶密度以实性、囊实性为主,形状以团状和片状为主。病灶平均直径为(4.0±2.8)cm。供血动脉主要来源于降主动脉和胸主动脉,CT上呈蝌蚪状、点状或线条状表现。组织病理检查提示病灶呈分化成熟的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等改变。结论:肺隔离症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CT上病灶供血动脉复杂多变。对于反复咳嗽、咳痰或咯血的患者,应完善增强CT检查,避免肺隔离症的漏诊及误诊。
- 周法庭朱晓丹朱红玲梁永会余晓刚张蓉
- 关键词:肺隔离症先天性畸形动脉供血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