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彩娜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廊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大鼠脑红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梗死大鼠脑红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依达拉奉+假手术组、脑梗死组、依达拉奉+脑梗死组,每组12只。于造模前3 d开始,依达拉奉+假手术组、依达拉奉+脑梗死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依达拉奉注射液3 mL/kg,假手术组、脑梗死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均每日1次。3 d后,脑梗死组、依达拉奉+脑梗死组采用线栓法制备脑梗死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脑红蛋白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阳性表达情况。结果脑梗死组血清脑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依达拉奉+假手术组(P均<0.05),依达拉奉+脑梗死组明显高于脑梗死组(P<0.05);脑梗死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中HIF-1α、VEGF、EPO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依达拉奉+假手术组(P均<0.05),且依达拉奉+脑梗死组明显高于脑梗死组(P均<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上调脑梗死大鼠血清中脑红蛋白水平,可能与上调海马区神经细胞中HIF-1α、VEGF、EPO的表达有关。
- 郭银玲武桂平徐彩娜高倩兰李战永
-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梗死大鼠脑红蛋白
- 依达拉奉联合川陈皮素治疗脑梗死大鼠的效果及对microRNA-24、HMGB1水平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川陈皮素治疗脑梗死大鼠的效果及对微小RNA-24(microRNA-24,miRNA-24)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80只SD雄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川陈皮素组以及联合给药组,每组3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构建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并按照不同时间点(1、3、5、7 d)分为4个亚组,各给药组术后腹腔注射相应药物,各亚组分别给药相应时间,1次/d,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注射等体积0.9%NaCl溶液。比较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梗死体积和含水量,同时对各组microRNA-24和HMGB1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模型组和各给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梗死体积和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给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梗死体积和含水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相同时间点联合给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梗死体积和含水量显著低于依达拉奉组和川陈皮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microRNA-24表达显著降低,血清HMGB1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microRNA-24表达显著增高,血清HMGB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microRNA-24表达显著增高,血清HMGB1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川陈皮素治疗脑梗死效果优于单独依达拉奉或川陈皮素,其机制可能与提高microRNA-24表达水平和降低血清HMGB1水平有关。
- 徐彩娜石亚志武桂平
- 关键词:依达拉奉川陈皮素脑梗死高迁移率族蛋白1
- 血清Furin、pNF-H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疾病转归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血清弗林蛋白酶(Furin)、磷酸化神经丝重亚单位(pNF-H)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病情、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根据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n=35)、中度组(n=38)及重度组(n=29);根据疾病转归分为好转组(n=80)和恶化组(n=22)。比较各组血清Furin、pNF-H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Furin、pNF-H与NIHSS评分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Furin、pNF-H对ACI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恶化组年龄、入院NIHSS评分分层的比例与好转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血清Furin、pNF-H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好转组<恶化组(P<0.05)。ACI患者血清Furin、pNF-H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01)。年龄、入院NIHSS评分>15分、血清Furin、pNF-H是ACI患者疾病转归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Furin、pNF-H对ACI患者疾病转归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时效能最佳(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Furin、pNF-H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Furin、pNF-H联合检测对疾病转归的预测效能最佳。
- 徐彩娜卢莎莎俱闪闪池立珍辛末丹许墨菊于奇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FURIN疾病转归
- 大鼠脑缺血性神经损伤后脑红蛋白对受损神经元轴突生长能力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性神经损伤后脑红蛋白(NGB)对受损神经元轴突生长能力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Hemin组,每组10只,模型组、Hemin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的方法制备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但不穿线结扎.Hemin组于术后第1天腹腔注射50 mg/kg NGB诱导剂Hemin,每天1次.2周后比较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采用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NGB、神经丝-200(NF-200)、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蛋白水平.结果Hemin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Hemin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及分布趋于正常,核固缩现象及水肿较模型组明显减少.Hemin组大鼠脑组织中NGB、NF-200、GAP-43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P<0.05).假手术组、Hemin组大鼠脑组织中PI3K、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且Hemin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NGB可以促进受损神经元轴突再生,对脑缺血性神经损伤有改善作用.
- 徐彩娜石亚志武桂平
- 关键词:脑红蛋白轴突再生生长相关蛋白-43
-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对脑血管狭窄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在预测脑血管狭窄人群的颅脑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接受颅脑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n=26)与NISR组(n=81)。比较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支架数量、球囊扩张支架的占比、狭窄程度、残余狭窄程度,以及CTRP3、Lp-PLA2、sTREM-1水平。结果ISR组LDL-C、支架数量、球囊扩张支架的占比、狭窄程度、残余狭窄程度、Lp-PLA2水平、sTREM-1水平均高于N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R组CTRP3水平低于N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数量多、狭窄程度及残余狭窄程度高、CTRP3水平降低、Lp-PLA2、LDL-C、sTREM-1水平上升为脑血管狭窄病患血管成形术后出现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TRP3、Lp-PLA2、sTREM-1三者联合在脑血管狭窄病患颅脑血管成形术后出现ISR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0.784、0.809、0.899,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显著高于单一指标。结论CTRP3水平降低,Lp-PLA2、sTREM-1水平升高与脑血管狭窄患者颅脑动脉支架术后发生ISR有关,联合指标检测对脑血管狭窄患者颅脑动脉支架术后发生ISR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索志超刘雨茜徐彩娜杨琛何涛
- 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支架内再狭窄